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酒后驾车 肇事顽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8:09  青海新闻网

  前不久,小桥大街发生一起车祸,肇事车辆连撞四人,四人均受重伤,其中一伤者伤势严重,被送到重症监护室,肇事司机赵邦柱系酒后驾车;8月27日,湟源县郭春发将一名行人撞死,也是酒后驾车。酒后驾车就像一个魔咒,把行人的安全幸福置之度外。

  喝多少算多

  让执法民警们不解的是,为什么查得这么严,媒体天天在宣传,还有涉酒驾驶的?醉驾者给了我们答案。

  8月18日晚,因为酒精测试结果超标,邱先生被警方处罚。当晚,几个朋友聚餐,大家都喝了点酒。邱先生说,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看报纸,知道警方查得很严,一旦醉酒驾驶就会被拘留。所以,他很小心,只喝了两瓶啤酒。“我知道开车不能喝酒,还特地选了在我家附近的饭店,拐弯就到我家了,没想到,刚刚开出来,就碰上交警……”邱先生很后悔。

  赵先生是采购员,被罚款的当天,单位刚好有一个商业宴请。干这行不可能不陪客户喝酒。客户有司机,一上桌子就叫酒。“让客户自己喝肯定不行,我得陪啊!”赵先生也没少喝。饭后,赵先生还在酒店里醒了会儿酒,才开车出门。没想到,酒精含量还是超标了。

  绝大多数酒后驾车者都认为自己当时没喝多少,而他们的实际酒精测试结果都在80mg/100ml以上。酒后驾驶者纷纷表示,他们判断自己能不能开车,有没有喝醉,凭借的都是自身经验。也正是这种经验,让他们心存侥幸。

  不过,也不是一喝酒开车就都不合法。据了解,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低于20mg/100ml时,驾驶人可以合法开车。专家说,血液酒精浓度与体重成反比。例如,体重为50公斤的甲与70公斤的乙饮用相同的酒精饮料,甲体内的血液酒精浓度会比较高。因为,人体内所含的水约占人体质量的70%,而酒精完全溶解于人体的水中。其他影响因素还有很多,比如个体差异、体温、性别、年龄、人体脂肪含量、是否经常饮酒等。个体的差异性过大,专家劝导驾驶者还是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喝酒驾车。

  男性、熟练驾驶员更易涉酒驾驶

  酒后驾车已经成为危害当前交通安全的主要诱因之一,酒后驾车中,男性所占的比重更大。据西宁市交通警察支队宣传科科长王平介绍,酒后驾车的男性约占95%以上,比例非常高。

  王平介绍,大多数人对酒后驾车的危害性认识都很模糊,抱有侥幸心理。其实,酒后驾车发生事故,导致驾驶人死亡的比例很高,酒后驾车还极大地威胁乘车人的生命安全。据相关部门对本地涉酒驾车造成事故的案例分析,涉酒驾驶的交通死亡事故中,驾驶人死亡比例为34%,导致本车乘客死亡的占了11%。执法人员分析案例,发现知识水平高的涉酒驾车司机比例很大。分析显示,涉酒驾车司机中,大学学历的占58.7%,高学历(大学以上)人员比例超过总数的一半。

  西宁市交警还发现,涉酒驾驶发生事故的司机,以驾龄在5年以上的驾驶员为主。调查图表显示,驾龄在5年以上的驾驶员占到总数的63%。这也说明,驾驶技术熟练后,驾驶员过于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容易忽视驾驶安全。

  酒后驾车算不算犯罪

  由于大量饮酒,导致意识模糊造成交通肇事,酒后或醉酒驾车算不算犯罪呢?

  王平认为,仅是饮酒驾驶还不算是犯罪,只是一种违法行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对于酒后驾驶的人员要处以5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3至6个月,并处罚分6分;对于醉酒驾驶的驾驶员要罚款2000元,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吊销驾驶证6个月,还要记12分。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的性质完全不一样,如果是醉酒驾车,并造成交通事故的,将按照交通肇事罪作处罚,至于怎么量刑,则有司法机关作出决定。

  解决酒后驾车方法多

  酒后驾驶作为重点查处案例,但很难解决。酒后驾车的顽疾有解吗?

  交警支招,如果碰到朋友聚餐,最好打车往返;如果开车去了酒店,找亲朋好友代驾。如今,西宁也已经出现了酒后代驾的公司,可以找他们提供专人服务。

  执法部门还将加大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严肃的处罚下,相信大部分有车族会谨慎对待酒后驾车。

  酒后驾车如今已经成为社会的顽疾,时时刻刻危害着百姓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都市车行》栏目警醒广大有车族,酒后莫驾车! (罗闪闪)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报纸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