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很快,广大农村的民主制度体系日益完善,主要体现为民主决策制度日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民主监督制度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执行。

  但客观地看,也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得比较顺利,有些地方则陷入实践开展难、民主制度落实难的“两难”境地。二是运作欠规范。在一些地方,民主政治建设存在宗族势力干扰、民主选举中出现暴力等问题。三是观念不深入。一些村民对村委会换届选举漠不关心,认为“选和不选一个样”,对谁当选持无所谓态度;有的人受家族、宗派意识的影响,不看参选者的能力素质,只看宗族派别,导致民主选举的质量和效果欠佳。同时,村干部的民主观念也存在差异。在少数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方面透明度不高,存在村干部说了算的现象。四是民主法制还不完善。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重大而长远的任务,在广大农村尤其如此。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笔者认为,抓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大力气。

  一、繁荣农村经济,夯实村级民主推进的物质基础。民主属于上层建筑,它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民主的实现和发展程度最终决定于社会物质基础的发展程度。当前,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村级民主,必须把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重要的切入点。也就是说,各级政府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切实增加农业投入,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二、完善农村民主相关法规,确保村级民主的制度支持。首先,要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切实把好村干部的入口关。对于村干部的选聘,要有一套标准,要有一定的素质要求,不能简单地以票定人。要真正做到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愿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村民选进村干部队伍中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没有这样一批带头人,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其次,要进一步完善选举制度,确保选举公开、公正、公平。再次,要建立健全村干部合理薪酬制度,包括村干部在岗时的薪酬制度和退职后的福利制度。目前,村干部普遍反映在岗薪酬低,退职后生活保障难。在一些贫困村,有能力的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当村干部。这极大地妨碍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推进。

  三、加大农村文化教育力度,提高村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科学文化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民主能力、民主观念、民主习惯和民主生活的形成,影响到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因此,大力加强农村文化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民主法制意识,这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长远大计。我们要在努力提高村民文化水平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形式,尤其是充分借助现代传媒技术,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民主与法制宣传教育。最主要的是要广泛动员和组织村民参与基层民主实践,提高村民的民主素质和民主能力。只有让农民参与到民主实践中,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民主素质和民主能力。

  (作者系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副教授)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