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三大淡水湖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缓解水质恶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11:36  国际在线

  新华网武汉11月3日电(记者沈翀 魏梦佳)中国三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先后启动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以缓解水质继续恶化。在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开幕当日的“省长对话”活动中,江西、湖南、江苏三省副省长分享了他们的“治湖”经验。

  江西省副省长孙刚介绍,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源地,其治理经验是把湖泊当做人类生产生活系统的一部分,从源头开始进行综合性治理。为此,江西在鄱阳湖流域开展了“山江湖工程”,并已提出创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按照“治穷—治山—治江—治湖”的秩序,从根本上解决鄱阳湖的生态恶化问题。

  他说,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的整治,鄱阳湖已经是中国最干净的湖泊之一,目前这里主体水的水质已经达到二级水质。

  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的命运也一度引起公众的担忧,因为周边大量造纸等企业污水直排入湖,导致2005年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均为Ⅴ类。湖南省副省长刘力伟介绍,为给洞庭湖减负,湖南调整产业结构,发起“治污风暴”,仅2006年底3个月,就关停了沿岸234家排污不达标的小造纸厂,其中9家造纸厂改造排污达标恢复生产,到目前洞庭湖流域仅剩下11家造纸厂。目前,废水排放量、化学耗氧量大幅削减,洞庭湖再现昔日潋滟风光为时可期。

  江苏省副省长徐鸣在谈到太湖的治污经验时特地谈到了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他说,2007年夏天的太湖“水危机”导致周边居民饮水困难,引发全国关注。为修复太湖水生态,江苏采取了调水引流、打捞蓝藻、控源截污等多方面的措施,同时在治理中首创“双河长制”,由省、市领导组织编制河流整治规划,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对环境质量负责制。

  徐鸣说,截至目前,太湖累计投入治污资金400亿元,流域水体水质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