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鬼转正”也包括外来务工人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13:55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讯 记者黄丽娜、实习生陈宏宇报道:昨天,广州市城管委主任兼城管局局长李廷贵做客广州电视台《沟通无界限》栏目,畅谈城管执法话题。除回答市民、网友的各种提问,李廷贵也“大吐了一番苦水”,讲述自己如何被夜间施工所扰。对目前城管工作中的难点和不足,他也希望市民能够理解。

  施工扰民:

  “你的痛苦,我能理解”

  【现场】家住荔湾区康王中路的彭先生,讲述了自己10年间不断被附近陆续开工的工地所扰的痛苦:“就说最近的吧,8月到现在,旁边一个新工地几乎天天晚上进行混凝土浇灌,噪音非常大。我每天晚上11时开始打电话投诉,等到半夜一两点钟也没人来。我就每隔一小时打电话投诉一次,反正也睡不着,就这样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钟。市城管、区城管的各种投诉电话,我经常打,好几个接线小姐都认得我的声音了。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打了这么多电话,一点效果也没有呢?”

  【回应】“你的痛苦,我很能理解。”面对彭先生的投诉,李廷贵把这句话连说了两遍,“我住的附近也是这样。昨晚11点钟,我(因为夜间施工的噪音)去那个工地。但工地的人说找不到领导。好在我到城管局之前在建委工作过,找到了工地老板的电话,这才把它管住。”

  夜间施工,广州一直有明确规定,从晚上10时到第二天早上6时属严格控制施工时间的时段,但为什么屡禁不止、投诉无效呢?李廷贵表示,首先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在建大楼,特别是正在做防水施工的大楼,必须连续浇灌,中间间断了,晾干后水泥墙体就会出现裂缝。所以夜间施工,从技术层面讲避免不了。”对这部分工程,城管方面表示,会严格进行夜间施工审批。

  另一原因就是管理难。“确实存在执法人员到了就不施工了,执法人员一走就马上又开工的问题,治标不治本”。对此,除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监管和处罚外,李廷贵表示,已将这一执法难点反映到市政府,将与多个部门联合,从源头上管起。

  【声音】“现在整个广州有3700多个工地,加上在建的亚运工程、市政工程就有5000多个。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有效管理,一定会把噪音扰民问题降低到最低。但如果我说能完全杜绝噪音扰民,这是吹牛皮。”

  走鬼转正

  “不可能在老城区实施”

  【现场】天河宏城广场,下午3时30分,卖衣服的、卖烧烤的、炒板栗的,“走鬼”成行成市、准时出现;广利路,晚上7时15分,不宽的街道两侧,塞满了卖衣服的摊档、卖烧烤的排档;越秀区金贵村,周六中午,3个月前刚刚整治得不见踪影的“走鬼”摊档再次繁荣兴旺。市民坦言:“我已经麻木了,懒得去投诉了,反正投诉了也没用。”

  【回应】面对以上这些画面,李廷贵坦言,在城管执法涉及的7大方面203个执法项目中,最难的就是对流动摊贩乱摆卖的管理。“流动商贩是城市发展带来的一种现象,它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根据城市发展需求,需要对流动商贩进行规范,这种规范也需要有一些改变,我们现在的思路是:对流动商贩的管理要更加的人性化,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地分别管理。在城市主干道要严禁,次干道要严控,内街内巷要严管。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环境、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引导流动商贩定时、定点、定地域地规范经营。对小商小贩疏堵结合,引导他们低成本入室经营”。

  记者注意到,9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中也鼓励“走鬼”转向合法经营,条件成熟的还可按即将颁布的《个体工商户条例》登记为个体户,颁发营业执照。目前,城管部门也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

  李廷贵表示,目前广州已在番禺、罗岗、南沙、黄埔等5个地区试点。现正根据试点经验,做进一步调整。他透露,帮助“走鬼转正”,将优先照顾广州户籍的低保低收入、伤残人士、下岗工人等五类人,也会积极帮助服从管理的外来务工人员。

  【声音】“主要会在周边城区推行,但不可能在老城区实施,因为老城区道路狭窄、人口密度大,一旦允许摆卖,将会对市民出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