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黑龙江省强化十四项措施做好甲流防控救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4日11:43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哈尔滨11月4日消息(记者杨沼畔)卫生部11月2日召开全国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后,黑龙江省卫生厅党组高度重视,李斌厅长迅速主持召开了厅分管领导和厅机关有关处室负责人会议,认真学习陈竺部长和张茅书记的重要讲话,并传达了近期省委吉炳轩书记、栗战书省长和程幼东副省长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细化本省十四项措施,重点安排部署了近期防控救治工作。

  一、强化严峻形势的认识。克服松懈情绪和松懈麻痹思想,坚持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按照当前强化预防措施、突出重点环节、加强重症救治、减少疫情危害的防治策略,继续细化、强化各项防控救治措施。

  二、强化落实疫苗接种。积极向生产厂家争取货源,努力增加疫苗的接种率。接到疫苗后,按照接种房内要在2周内全部接种完毕,尽快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同时严密监测接种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及时救治,及时报告。

  三、强化落实对口技术支援工作。由医管处负责全省县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工作。落实由36个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全省66个县级医院,派专家驻县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要求各个县负责指导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指导村卫生室,市地负责组织对社区的现场指导和培训。

  四、强化落实省市级督导。由省卫生厅每个业务处室包一个地市,负责督导其甲流防控工作。省及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人员联合编队,派2人深入到县(市、区)等基层,特别是社区、乡镇,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人力资源,动员全社会,群防群控,督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五、强化落实基层技术指导。针对基层实际,抓紧时间制定基层甲流防治工作人员工作手册,把具体如何防控、如何医疗救治的方法、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识别和救治方案、诊断标准、转诊流程、包县对口支援人员的联系方式等编制成、实用性强和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技术手册,印发到每个基层医疗机构,城市到社区,农村到村卫生室,加大基层业务技术指导力度。

  六、强化提高重症病例的救治能力。在现有17台呼吸机的基础上,要再采购20台呼吸机,包括1台儿童呼吸机,尽快到位。药品和必要的救治仪器设备必须得到保障。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分级医疗管理,落实责任,落实首诊负责,防止推诿病人,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抢救生命是第一要务。同时要加强甲流重症病例的信息采集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七、强化特效病毒药物的及早使用。对高度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要及早使用特效抗病毒药物。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中的作用,对轻症病人要积极应用中医药治疗方案;在治疗重症病例时,要发挥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优势,中西医并重,减少重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八、强化药品储备。根据本省疫情分析,今后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量会骤然增加,要按照本省人口2%的比例储备,向工信委提出80万人份药物储备,确保防控救治工作需求。

  九、强化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要继续贯彻落实好学校等重点场所的防控措施。继续按照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有关方案和意见,强化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必要时要果断采取停课等措施控制疫情。

  十、强化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特别是社区、乡镇、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采取分层、对口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使其提高早识别、早治疗的能力和水平。

  十一、强化群防群控力度。要采取爱国卫生运动等多种形式,制定方案,采取包县、包区等方式,全社会动员,开展健康教育,继续加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群防群控工作力度。

  十二、强化分层培训。抓紧召开两个培训会议,一个是召开全省各县区卫生局局长培训会议,对县以下卫生行政部门再部署、再落实。一个是66个县和8个农垦系统医院院长等人员的培训会议。

  十三、强化媒体宣传和健康教育。与新闻媒体积极沟通,加大本省采取的防控措施宣传力度,消除群众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稳定。全省从三级医院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机构、到农村村卫生室都要承担健康教育、防治知识宣传的责任,使甲流防治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十四、强化医疗机构收费管理。要派检查组深入医疗机构进行督查,特别是ICU重症监护病房的收费监督管理和督查,防止不合理收费现象的发生。要对确诊的参加新农合的农村甲流患者,制定相关医药费报销政策,尤其是对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医药费用要进行特殊研究解决。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