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赔本办赛事不一定赚到吆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3日00:09  红网

  近几年,国内城市出现了一股热衷于争办体育赛事的现象,并且有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之势。然而,很多城市在举办体育赛事时存在明显的盲目性。这些城市为举办体育赛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最终却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11月22日《中国青年报》)

  精明的生意人一般觉得“赔本赚吆喝”划不来,所以每每做任何一笔买卖的时候都要精打细算,斤斤计较,这是商业理性的必然结果。那么,举办体育赛事是不是在做生意呢?这是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应该说现代体育的发展,已经具有了强烈的商业特点,自从洛杉矶奥运会让举办方赚了钵满盆满之后,其示范效应得到了极大的推广。这也是为什么国内许多城市乐于举办体育赛事的原因之一。

  再者,举办体育赛事,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有国际影响的赛事,不仅仅能够给与体育赛事相关的产业发展带来一些促进,同时也对于赛事举办地的形象树立和传播有所裨益。与推介会、办节庆活动等老套的做法相比,通过办体育赛事来进行城市形象推广的办法,也算是与时俱进的做法。能够赚钱又可以把自己的名声吆喝出去,当地政府基于理性算计自然会乐此不疲。

  之所以有质疑声,倒不是因为举办赛事本身的问题。一般来看,大多数城市申办赛事之前,虽然也进行宣传动员,但是很少关注当地公众的意愿情况,几乎都是自上而下的要求,以至于到举办的时候,忙活的都是利益相关方的人员,却常常缺少了民众的热情。还有,为了城市形象的展示,对于举办赛事的预算则不做太多的考虑,以目的的正当性掩盖了过程的不合理,造成了赛事举办的不可持续。

  可见,诸如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来增强城市软实力的做法,面临的主要还是如何权衡“利益”和“吆喝”之间的关系问题。除非有通盘、长期的计划,并且能够极大的发动城市公众,对于当地产业可以带来长期收益,即使如此的话,也应该把暂时的“赔本”当做成本来予以广泛说明,让这个“赔本”花得其所。同时,对于收获的“吆喝”应该进行客观评估,少用那些模糊的说法让公众不知就里。最为让人失望的,往往是有些赛事举办完以后,整个城市好比是参加了一次自我陶醉的聚会,白花花的银子投进去一大把,也没有见到响声,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实际上,国际上那些耳熟能详的国际赛事,其实也不是一届两届就成功的,而且成功之道也不仅仅是商业操作的原因,举办地自身同样也不是因为赛事的闻名就自然而然的在经济上得到了长足发展。举办赛事不过是城市形象广而告之的方式之一。因此,赔本办赛事是一项风险投资,与体育的规律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背离了体育本身,一味以追求城市形象为办赛事的目的,往往得到的反而是小概率的收获。

  秉持经济理性的态度,具体的对待是否要举办赛事的问题,慎重的考虑“赔本”是否合算,招来的“吆喝”是否值得,才是冷静的举办赛事的态度。至于说出于“形象工程”的政绩心理,前赴后继的赔本办赛事,赚来的吆喝再多,最终也不会得到太大的效益。一些城市即便是奥运赛事之后,不久的时间就出现了经济发展迟滞的尴尬,足以为戒。

稿源:红网 作者:寇军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