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武汉眼库枯竭数千患者眼巴巴

  

图文:武汉眼库枯竭数千患者眼巴巴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图为:少人问津的眼角膜捐献站 记者叶茂林摄

  本报记者高家龙 李丹 通讯员刘晓鸿

  【核心提示】

  18日,新版《武汉市遗体捐献条例》获该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将用于临床治疗的遗体捐献范围,从“仅限眼角膜”扩大到“遗体的全部”。这对于广大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然而记者昨日从武汉市红十字会了解到,从2003年开始接受眼角膜捐献以来,截至今年8月,该市实现捐献眼角膜仅32例,用于临床手术22例,这个数量堪称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为武汉每年有数以千计的患者在苦苦等待眼角膜做手术……

  等不到眼角膜,患者无奈摘掉眼球

  56岁的孙婆婆已经等了3个月了,可是还没有任何眼角膜的消息,她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看到希望的曙光。孙婆婆年轻时患上角膜溃疡,当时家里穷看不起病,一拖病就恶化了,如今她的瞳孔上出现一层像磨砂玻璃样的白斑,视力所及仅有一米。

  眼病把孙婆婆折磨得够呛。一把年纪的她每天要买菜、做饭、接送上小学的孙子。由于视力模糊,她经常撞到衣柜角,磕得腿上青一块紫一块。接孙子上下学,她完全靠眼缝中微弱的光线和对路线的熟悉,即便如此,仍会冷不丁被地上的石头绊倒。

  儿子心疼她,陪她来到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检查,结果很不乐观:角膜斑翳并患有白内障,只剩下管状视力。医生说,唯一提高视力的方法,就是做双眼角膜移植手术,但是眼库里没有库存的供体,只有等人捐献眼角膜。“等的人那么多,捐献者太少了,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希望。”孙婆婆的妹妹直叹气,“要不是姐姐需要等眼角膜手术,真没觉得眼角膜捐献离我们这么近。”

  比孙婆婆更糟糕的是农妇芳敏(化名),因为她复明的希望彻底破灭了。今年夏天,40多岁的芳敏在干农活时不小心被杂物弹伤左眼,3天后眼球上方出现白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白点越来越大。一个月后,她被爱尔眼科医院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医生说,由于她就诊太晚,真菌已长到角膜深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必须尽快进行角膜移植。可是等了20多天,没有出现一位角膜捐献者。多方联系其他眼库,也都没有合适角膜。

  10月份,芳敏的眼睛开始流出牙膏状液体,医生示意再也不能等了,必须摘除左眼球,因为她的感染已波及到眼内,如果不摘除眼球会引起更大范围的感染。尽管如今她的左眼已经装上了义眼(即假眼),外观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但她仍然对失明倍感伤心。

  病人望眼欲穿,眼库“无米下锅”

  “我们的眼角膜库长时间都是零库存状态,来一个角膜就用一个,完全供不应求。”武汉市红十字会爱尔眼科医院眼角膜捐献登记接受站工作人员介绍,从去年8月成立至今,该站登记捐献眼角膜者仅11例,实现捐献5例。与之对应的是,医院已有300多名患者排队等待角膜做移植手术。

  角膜捐献协调员彭培培平均每个月能接到2到3个有意向捐赠眼角膜的咨询电话,但真正能成功签协议的还不到一半。

  每次角膜捐献和移植对捐献登记站来说都是新闻,医生能对捐献的志愿者如数家珍。例如其中有一名在武汉土生土长的普通工人,就让医务人员特别难忘——他在临终前一刻说服家人签订了捐献协议。

  这位不愿让人知道他姓名的55岁男子,生前是汉阳一家工厂的工人。他捐献角膜的想法,源于几年前与儿子的一次闲聊。当时,父子俩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十岁的儿童失明,唏嘘不已,当时就希望去世后捐献眼角膜给孩子们。

  今年1月22日,他不幸被查出患了晚期肺癌,弥留之际,他再次想到了捐角膜。3月29日,他说服儿子去爱尔医院进行了捐献登记,3月30日下午,生命垂危的他斜靠在病床床头,吃力地在捐献志愿书上签下姓名,希望将眼角膜捐给湖北的儿童和学生。爱尔眼科医院在媒体上发出征集令,最终为2名湖北籍孩子实施了角膜移植手术,完成了这位工人的遗愿。“每一个捐献者都是高尚的,取眼角膜时我们必须鞠躬默哀,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医生介绍,一些受捐者手术后还表示,将在去世后把自己健康的另一只眼角膜捐献出来。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角膜病科主任曾庆延介绍,由于供体紧缺,捐献的角膜只能优先给那些重症患者(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疾病)和登记靠前者。因此,有些患者同时在全国多个城市排队登记,哪边先等到角膜就去哪里做手术。

  统计显示,自2003年《武汉市遗体捐献条例》实施,截至今年8月,6年共实现遗体捐献283例,其中捐献眼角膜仅32例,有22例用于临床手术。武汉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桂顺利估计,该市每年等待眼角膜做手术的患者有数千人。

  全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有关资料称,我国双眼盲患者约有500万人,其中角膜双盲患者约80万人,每年等待角膜移植的约有20万人,而我国每年施行角膜移植术的患者为5000人左右,角膜远远供不应求。

  很多人不知角膜捐献为何物

  捐献眼角膜的志愿者之所以还不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等传统观念是重要原因之一。有时候本人愿意捐献,但是家属并不同意,最后关头打了“退堂鼓”。

  今年7月,一位60多岁的爹爹患了癌症晚期,希望捐献眼角膜。第二天,登记站工作人员带着协议来到老人病房。此时,病榻上的他望着妻子,用力点点头,示意妻子签字同意。

  一个月后的凌晨,老人去世,医生接到其妻子的电话后赶到医院,已有几个亲戚守候在病床边。医生说明了取眼角膜的步骤,但是家属称,不知道取眼角膜要摘取眼球,然后安上义眼,表示不能接受。

  一名男亲戚跳出来说:“死都不能留个全尸,这对死者是最大的不敬,谁敢动我就跟他拼命!”医生耐心劝说:“取出后会放入义眼,不会对遗容造成任何影响。”可家属仍然不同意。十几分钟后,医生只好放弃。

  除了观念原因,一些人对眼角膜捐献的流程不熟悉,导致好不容易得到的角膜白白浪费,这也让医生感到十分遗憾。半年前,武汉一名签了眼角膜捐献协议书的教师去世,由于未仔细阅读捐献说明,在去世4小时之后,教师的家属才通知医院。当医生赶到时,距死者去世已近8个小时,经医生检查,由于捐献者年龄偏大,去世时间又较长,角膜已经浑浊,不适合临床需求最大的穿透性角膜移植。

  医生说,取眼角膜的时间越快越好,夏天在去世后6小时内,冬天要在12小时内。如在去世后立即将遗体放入冷藏室或冰棺内,还可适当延长。

  今年8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卫生部联合宣布,将在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十个省、市、自治区,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动员和器官分配试点工作,缓解人体器官移植发展遭遇的瓶颈。因眼角膜属于人体组织,不是试点内容。为此,曾庆延认为,目前完全靠自愿捐献眼角膜供体数量有限,而人们观念的转变还有待时日,所以必须进一步完善眼角膜捐献体系,以增加供体数量。此外,很多人还不知角膜捐献为何物,由此可见,宣传不够也是眼库枯竭的重要原因。

  建议:修改捐献条例,尝试激励补偿

  武汉市眼角膜供体不足的问题,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2006年11月,湖北省红十字会等5家单位曾联合下发《关于武汉城市圈开展遗体捐献工作的通知》,武汉城市圈8个地级市居民可在武汉捐献遗体(角膜),此举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眼角膜捐献的途径。

  武汉市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此次新版《武汉市遗体捐献条例》的实施,对眼角膜捐献也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曾庆延看来,国外一些做法值得借鉴。她介绍,美国实行的是“默认同意”捐献制度,如果死者生前没有特别声明不捐献眼角膜,那么去世后就自动视为自愿捐献,该国每年的眼角膜供体不仅不缺,还有富余供医学研究、教学之用并支援其它国家。

  西班牙的“激励补偿”制度也是广受推崇的一种方法,其做法是自愿捐献眼角膜或器官者,生前如果需要器官移植,将免费获得供体,死后其家属进行器官移植手术也有一定优惠政策。

  曾庆延还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眼角膜捐献的宣传力度,普及一些捐献程序、意义等知识,通过对捐赠者慰问等进行人道主义关怀,并建立网上捐献志愿者之家等组织,增强眼角膜捐献的知晓度。

  【链接】

  如何捐献角膜?

  身后捐献眼球必须是本人自愿、无偿,任何人不得强迫。应办理以下手续:

  向武汉市红十字会指定的捐献点(如爱尔眼科医院角膜捐献登记接受站)提出口头申请→捐献登记接受站工作人员与申请人沟通,确认系本人真实意愿→家人知晓并同意→申请人签署“捐献志愿者登记表”→正式成为眼角膜捐献志愿者→志愿者临危时本人或家属与捐献登记接受站联系→捐献登记接受站工作人员到现场复印死亡证及相关医学资料→获取眼球(角膜)→善后工作。

  如因种种原因,志愿者不能亲自填写,也可请亲属或朋友代填,但志愿者必须盖章(或手印)。如家属不同意而志愿者执意要身后捐献眼球,则必须要办理有关法律手续。志愿者一旦去世后,所在医院或亲属应尽快通知眼库摘取眼球,提供简要病情。

  武汉市红十字会爱尔眼科医院角膜捐献登记接受站位于武昌中山路481号,电话:68893983、68893846

  角膜捐献禁忌症有哪些?

  有下列疾病者眼球不能作为供体移植,但可捐献眼球作为教学科研。主要有:某些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梅毒、狂犬病、破伤风、麻风、白喉、病毒性肝炎、脑炎、脊髓灰质炎等;恶性肿瘤已侵犯眼组织者以及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等;某些眼部疾病如眼前段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病毒性角膜炎、角膜变性或疤痕、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化脓性眼内炎等。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