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心系群众 带领红砂村民走上致富路

  昨日的红砂村艳阳高照,锦江区红砂村党总支书记朱大顺在农家乐里调研。这位在基层党组织中担任了21年的书记,用他最朴实的言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工作。在朱大顺的带领下,红砂村社区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学习‘三个代表’示范党组织”等,成为全国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典范。

  产业“革命”

  模式创新村民获利

  “把工作当成事业做。”这是朱大顺常说的一句话。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名基层党总支部书记,他始终把“服务广大社区居民,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

  朱大顺告诉记者,他刚到红砂村时,当地的园区在管理上没有经验可借鉴。后来,他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增收致富”的思路,积极引导村民经营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他结合红砂村花卉产业传统优势和历史人文特色,率先成立了红砂村餐饮协会、小盆花协会和红砂村联合工会,形成“支部+协会+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并引进了花卉龙头企业和特色餐饮经营户,吸引了大量民间资金的注入,促成了村民与企业共驻共赢的效果。

  同时,引导村民实施改厕、改厨的“厕所革命”和“厨房革命”,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申报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打下坚实基础。短短5年时间,居民人均纯收入已从2003年的3850元上升到2008年的10130元,增长了近2倍。

  技能培训

  失地农民端上“金饭碗”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朱大顺的眼里,群众利益永远无小事。在社区里,他首先关注的是社区居民的就业问题,牵头制定了《红砂社区农民工培训规划》,有针对性地举办汽车修理、插花艺术、月嫂、厨师等各种技能培训班,让农民工掌握一到两项实用技能。

  5年来,他先后组织培训农民工4000余人次,推荐就业近2000人次。随后,他大胆创新,通过组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成都红砂花乡生态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让核心区外的村民参与入股,村民每年可得到30%的分红。在区级部门的帮助下,红砂社区建立了基层文化信息服务站,同时还组建了红砂社区文娱队伍和红砂社区老年协会,修建了健身房等功能室,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

  安居乐业

  支部书记甘当“老黄牛”

  “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书记,群众看干部”。在工作中,朱大顺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黄牛。朱大顺告诉记者,他刚到红砂社区时,每天早出晚归,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摸实情、解困难、想对策,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对社区居民的困难、农家乐的经营管理情况了如指掌,并针对问题逐一进行整改。

  5年来,朱大顺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末。他常说:“我们只有一如继往地把环境打造好,把氛围营造好,把形象树立好,红砂社区的发展才有后劲,乡亲们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记者 李斌 摄影 刘晋川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