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心理志愿者 走进“高墙”的心灵救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3日09:11  兰州晨报

  

心理志愿者走进“高墙”的心灵救助
志愿者在兰州女子监狱进行心理辅导。

  这是一群曾经危害社会的人,如今在“高墙”内,他们在反思不光彩过去的同时,也期待着破碎的家庭有人照顾、刑满释放之时自己还能被社会接受。作为执行改造、教育任务的特殊机关——监狱需要帮助服刑人员打开“心结”,让他们安心改造。在省监狱管理局的协助下,一群自学成才的心理咨询师利用闲暇时间走进“高墙”内,让这里的服刑人员心灵不再“与世隔绝”,安然服刑。

  // “奢侈”的谢小英 /

  在同事、朋友的眼中,供职于七里河某物业的谢小英绝对是个感情富足的人——因为,她总能接到不同笔迹的信件。原来,谢小英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兰州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基地咨询师”,与她通信交流的是在监狱服刑的犯人。

  每一封来信都充满了感激的深情。有的来信称,“通过与你的交流,我明白了谁不能克制自己,他就永远成为情绪的奴隶。” 有的来信则说,“谢老师,当你出现在我的面前,有种亲人般的温暖。”……

  “在为他们进行心理咨询时,我告诉自己,不把他们当作犯人看,而是当作一个身边的普通人,试着理解他们,让彼此都能看到生命中的一丝亮色,没有想到会收获这样的信任。”谢小英说。

  // 志愿者的承诺 /

  罪犯集中关押,特殊的环境,特殊的生活方式,极易使他们的心理失衡,这种人格障碍如果不能及时调节,结果将会不堪设想。基于此,兰州庄严心理研究中心志愿者小组于今年初设计了我省心理卫生行业的一个崭新课题——《监狱体制改革背景下的罪犯改造方法创新研究》。

  此后,志愿者小组积极与监狱局教育改造处协调联系,希望能够成为社会与监狱部门间的桥梁,通过无偿咨询服务为监狱内的服刑人员做心理辅导、咨询,起到沟通、协调作用。今年3月底,甘肃省兰州监狱、女子监狱与庄严心理研究中心联合建立了“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基地”,这在我省还是首次。监狱方面为庄严、谢小英等24名社会志愿者颁发了甘肃省监狱系统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社会志愿工作者的大红聘书。志愿者承诺,要像医生一样精心通过“望、闻、问、切”,了解服刑人员的“病情”、“病因”,制订矫正方案;将犯罪成因和矫治措施放到社会大环境下,降低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

  // 心理改造的难题 /

  在兰州监狱关押的犯人中,70%以上是重刑犯,监狱长杨万成介绍说:“现在罪犯的身份意识越来越差,权利意识膨胀。不认罪服法的人在我们监狱占到2%。”在他看来,监狱安全绝不是“高墙”内部的事情。

  改造一个人绝不是件简单的事,在兰州监狱,现在还关押着一个“六进宫”的犯人,这样的情况,在其他监狱也不鲜见。有些服刑人员,因为蹲过监狱,身上从此贴上了罪犯的“标签”,破罐子破摔,再次走上犯罪道路。而心理咨询师正是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原理,启发、教育、指导求询罪犯,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引领他们走健康乐观的改造之路。

  在咨询初期,志愿者接触到的不少服刑人员都是紧捏着手,回避他人的眼光。志愿者便主动向他们伸出手、问好并请他们坐下来——这些简单的言语对身份不同的服刑人员来说是一种无声的支持。

  回忆第一次与小刚(化名)见面的场景,让志愿者至今难忘:当表情僵硬的小刚被民警带进咨询室时,志愿者主动起身迎上前和他握手,并为他递上一杯热茶,此时的小刚眼神中已看不出先前的对抗情绪, 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终于触动了他封闭的心扉,断断续续中,他道出了自己心中的郁积……

  志愿者杨志升已为5名服刑人员进行了心理辅导,对此他也有了一些不同的感触:“罪犯在我的印象中总是虎视眈眈的,但接触之后才发现他们也是需要帮助的人群。我们要做的只是对他们不歧视地关注,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改变。”

  // 持续跟进的救助 /

  采访中,甘肃省监狱管理局教育处处长潘新盛告诉记者,从我省监狱系统目前开展罪犯心理矫治特别是心理治疗的情况来看,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他表示,目前在绝大多数监狱心理矫治的硬件、软件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借助社会力量,这样既可以大大缓解监狱心理矫治队伍不足、设置设备缺乏的状况,也可以在降低或减少重新犯罪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志愿者庄严告诉记者,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帮助改造的罪犯成为“新人”。按照构想,志愿小组将在年底总结这些咨询案例,专门出版一本针对服刑人员的《咨询手册》。

  在庄严看来,谈到人格的变化,绝不是一两次谈话那么简单的事情。这要求志愿者坚持后续的跟进服务,反复接触同一名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保持要人格上平等,态度真诚,形式互动,时间保证。”

  每当咨询结束后,志愿者在想,如果能帮助服刑人员早日拨开心中的阴霾,那么,他们会很快享受到“高墙”外明亮而热烈的阳光。通过心理辅导,启发良好的动机和向上的意念,使其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改造,成为将来能重新适应社会的“新人”——这目标似乎越来越近!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汇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