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受助后,能否报个平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3日09:48  贵州都市报

  5年资助50多名贫困学子,只有1人还与他保持联系——

  受助后,能否报个平安?

  -核心提示

  十多年前,卓小平从重庆来遵义打拼,生意做大后,他一直致力于捐助贫困学生。仅最近五年,受他资助的学子就多达50余名。但令他困惑的是,这些受助的孩子从不主动与他联络。11月16日,卓先生来到本报驻遵记者站,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困惑:“我不求任何回报,只是想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还需不需要我的帮助。他们怎么就没有人发个短信、打个电话来报个平安呢?”

  捐资助学

  不求回报

  现年49岁的卓小平从小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参了军。10多年前,从部队转业后的卓小平来到遵义一家工厂打工。后来,勤奋且吃苦耐劳的卓小平通过艰苦努力,创办了遵义川能电力物资公司,当上了老板。

  七年前的一天,卓小平从一则电视新闻中看到,遵义一名住在大山深处的少年在冰天雪地里还穿露脚趾的布鞋走路上学,便主动与记者联系,向这个少年及其所在学校捐赠了3000多元的生活和学习用品。此后,卓小平每年都向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因贫读不起书的孩子们提供资助。他先后向本报报道过的6名遵义籍贫困大学新生捐助了3万多元,并定期资助遵义县6名高中生、红花岗区10名小学生。卓小平初步算了一下,仅近5年来他资助的学生就超过50名。

  卓小平说,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有读好书,现在自己条件好了,希望以绵薄之力,尽可能多的帮助那些被贫困阻挡求学路的莘莘学子。“希望他们过得比我好。”

  牵挂

  远在他乡的学子们

  “我不求他们的任何回报,但我真的很牵挂他们啊。他们怎么就没人发个短信、打个电话来报个平安呢?”据卓小平说,这些受他资助的孩子几乎从来没有人主动和他联络过,或向他汇报过学习和生活情况。最令他牵挂的,是那几个经本报报道过的遵义籍大学生,除了一名去年他承诺要资助至大学毕业的女孩会偶尔发来短信外,其他的虽然在拿到资助后都留有他的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但都是一去后便杳无音信。

  “按照时间推算,其中至少有两人已经大学毕业了,”卓小平说:“如今就业形势严峻,他们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可以来我的企业里工作。”“为什么一直没有消息呢?”卓小平为此经常自言自语。

  不仅如此,那些卓小平长期资助的中学生虽然都在遵义,但也没有一人会主动发短信、打电话给他。每次都是当他太想孩子们了,便带着买来的学习和生活用品,主动到学校去探望他们。“其实,我最想知道的是,他们还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我为他们做的,”卓小平说:“能够经常听到孩子们的心里话,是我最期待的。”

  “失踪”现象

  并非个别

  11月17日,记者与遵义本地的电视台、电台和报社的一些同行们聊起卓先生的困惑时,不少曾经做过类似捐资助学报道的记者都反映,此类“受助后消失”的现象比较普遍。与卓小平一样有着类似困惑的人不算少。

  因此一些记者向曾经受到社会好心人帮助的学子们发出呼吁:请挤出一点点时间,给那些当初向你雪中送炭的好心人去一个短信,或者写上一封信吧!请为他们献上你久违的问候,说说你的近况,捎上一句祝福语,别让那些牵挂你的人再担心了。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