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中生李金川服毒自杀遗书留下的问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3日18:18  国际在线

  

高中生李金川服毒自杀遗书留下的问号

  11月8日晚,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5班学生李金川在学校服毒自杀,经抢救无效,于当晚死亡,年仅19岁。正当人们对他的离去充满疑惑之时,一封遗书的出现瞬时激起千层浪。(23日中国青年报)

  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高中生,因为学校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而产生绝望心理,进而选择了极端的“解脱”方式,着实令人嘘唏不已。李金川同学匆匆地给他的人生划上了句号,但他的死和那封遗书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沉重的问号。

  在办公室里看黄色录像,批评了局长子女转身又给人家道歉……身为老师,我们该如何为人师表?分好差生、快慢班的做法一直备受诟病,可一些学校为什么依旧一意孤行?既然学杂费、择校费都足额缴纳了,哪还有所谓的材料费、考试费,甚至连义务教育阶段也不例外?而作为学生又如何看待学校和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等等。

  因而,面对学生自杀事件,学校不但不该慌忙下“封口令”,相反,应当就此开展一次大讨论,让学生、教师都开口说话,关于师德,关于教风,关于升学率,关于被自愿的乱收费,等等,这样,才有利于找出问题的症结,进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寻求改进或突破,以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

  教育主管部门也别急于下“抑郁症”的结论,也别动辄就扣一个“对社会不满”的帽子,即使李金川同学果真有抑郁症,确实积压着不满情绪,我们更有必要追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谁本该健康活泼、生龙活虎的青年学子患上了抑郁症,甚至滋生出厌世情绪?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没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对待人生?

  李金川同学的死,无疑刺痛了现行教育的神经,有些问题,也许我们一时很难找到满意的答案和最佳的解决办法,然而,教育毕竟事关整个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没有理由、更不应该回避,而需要社会有关各方拿出足够的勇气和诚恳去直面,深入剖析、辩证看待、认真反思,汲取教训。(范子军)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