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丁荡新 通讯员刘戈 实习生刘洪韬报道 昨天下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深圳大运中心主体育场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随着起吊机吊起最后一根主杆件并成功安装到位,总用钢量为1.8万吨的大运中心主体育场钢结构胜利封顶。这标志着大运中心工程建设中最具挑战性、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工艺最复杂的钢结构施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据市建筑工务署大运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大运中心主体育场结构复杂,采用内设张拉膜的钢屋盖体系,钢屋盖采用“马鞍形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平面形状呈椭圆形,钢结构最高点51.3米,最大悬挑68.4米,由于采用了在国内首次运用的“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形式,使得大运中心主体育场总用钢量仅1.8万吨,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用钢量的40%。整个结构形式新颖独特,与体育馆、游泳馆共同构成了3颗璀璨夺目的“水晶石”。
为确保在钢结构施工中万无一失,市建筑工务署组织钢结构施工单位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多次研究施工方案,并组织国内权威的钢结构专家进行会审,最后确定了“胎架支撑高空原位逐个单元对称安装”施工方案。施工前,市建筑工务署又组织施工单位针对临时支撑体系、安全防护体系等进行实践及模拟演练,每一步均要求经过计算机模拟验算,并检验逐个单元对称安装措施的可用、可靠和可操作性。此外,市建筑工务署还编制了专项安全方案,对主要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让技术工人熟悉操作流程,认真掌握钢结构吊装、测量、构件焊接的安全操作技术要点,明确注意事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市建筑工务署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先后克服了临时支撑体系设计及安装难度大;重型构件多,重型铸钢节点构造复杂,大直径超厚壁热卷管制作困难等重重困难,确保了钢结构安装精度及主体结构的一次性成功合龙,并且仅用了52天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6个月完成的安装任务,堪为奇迹。
据了解,大运中心钢结构合龙后,还要闯过为期1个月的钢结构卸载关;之后,大运中心建设将全面驶入“快车道”,进入玻璃幕墙、机电安装及室内装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