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万农民陪读,知识是如何改变命运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5日00:02  红网

  甘肃会宁是个国家级的贫困县,但每年却有1万多学生由家长陪读。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境贫寒,但家长们为了能让孩子享受城里更好的教育资源考上大学,不得不放弃土地甚至“砸锅卖铁”,蜗居在县城窄小的出租屋内边打零工边陪孩子读书。(12月4日《中国青年报》)

  会宁自然环境恶劣、严重缺水,但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每年教育支出却占GDP的60%,为“去有水的地方”读书是每个会宁孩子坚韧面对困难的动力。农民不惜放弃立命之本的土地,“砸锅卖铁”也要来到城里陪孩子读书,只是因为一个朴素而执着的愿望: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孙子陪读的张桂芳老人,年近七旬,每天晚上都要冒着逼人的寒冷徒步绕县城一圈捡废品,每月大概可以换回300多元的收入。她和丈夫都坚信,“只有让娃娃考上大学,才能改变一辈子的命运”。

  上万名农村学生家长毅然来到消费水平高的县城陪读,只因怀揣最初的梦想,只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辛酸沉重之后却是温馨、伟大。虽然国家一直在搞西部大开发,但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许多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落后,无论是教育的硬件还是软件设施,还不能跟许多大城市相比,即便是在本地区教育资源还是向城镇地区聚集,农村往往成为教育的边缘地带,既无好师资亦无完善的基础设施,同等情况下,农村孩子只有付出数倍于城市孩子的努力才有可能拿到一张大学的“入场券”。为了改变下一辈的命运,让他们飞出大山,家长们才“不惜代价”地坚持送孩子到城里读书,这就是会宁以及全国许多地方庞大“陪读农民军”形成的原因,他们并非不知道压力(经济、身体)的沉重,他们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付出。

  城镇化进程并没有让农民变成“城市户口”,他们成了游离在城市和农村边缘的“浮萍”,土地于他们已很陌生,城市却终是个流血流汗的驿站,他们只是个过客。他们身后是1600万留守儿童,孩子们在日渐凋敝的农村并不能享受到很好的教育,“读书无用论”的甚嚣尘上、越来越难的升学机会让他们中的很多人早早就放弃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梦想而是辍学进城循环着父辈们的打工生活。“会宁陪读现象”只是农民孩子上学难、上好学校更难的缩影,除了惊叹他们面对困难却矢志不渝的坚韧精神外,国家和社会还可以做更多,比如取消农民工子女城里上学择校费、打破户籍限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格局、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适当向农村落后地区倾斜等等。

  每个中国人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会宁农民为了孩子能享受到满意教育,却要做出“砸锅卖铁”、背井离乡的决绝,这到底是谁的不幸?

稿源:红网 作者:王艳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