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冬日清晨,他们的身影让你感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5日01:56  淄博新闻网

  

冬日清晨,他们的身影让你感动

  热腾腾的馄饨

  

冬日清晨,他们的身影让你感动

  早起的市民在购买早餐

  

冬日清晨,他们的身影让你感动

  做烧饼的夫妻俩凌晨2点就起床和面、生火,很是辛苦。

  2009年11月30日凌晨5:00,莲池村中心街。气温零下10℃,寒冷。能见度不足10米,大雾。

  此刻的城市,还异常安静。人们熟睡在暖洋洋的被窝里享受着美梦,脚都不肯露出被窝一点,生怕受凉。空旷的大街上,偶尔驶过一辆汽车、走过一个行人,脚步匆匆。

  但此刻的他们,已经陆续在冬日的街头登场。油条、肉夹馍、煎饼果子、烧饼、火烧、油饼……早餐的香气叫醒了整个昏睡的城市,5:00,记者赶到时卖早餐的人大部分已经抵达。

  冬日的凌晨,格外寒冷,一股股寒气、湿气透过厚厚的棉服侵入整个身体,但这些卖早餐的人似乎把“寒冷”置之度外,时而忙活做早餐,时而和“邻居”闲聊几句:今年你带了几斤面,昨天你卖了几个饼?

  从早上5:00到早上6:00,1个小时,记者的脚已经冻透,几乎没有了知觉。但他们依然高兴地说笑着,生存的艰苦磨练了他们坚强的意志。这一个小时,只有寥寥无几的市民前来买早餐,面对记者“没有顾客为何来这么早”的疑问,他们是这样说的:“干啥说啥,如果你不来,这几个市民吃啥?”

  可仅仅为了几个赶早班的市民吃到早餐,他们却需要提前几个小时从被窝里爬起来。

  徐大姐和她的丈夫在莲池村中心街做“淄川烧饼”已经一年了。记者体验时,一眼就从人群里看见了开朗善谈的她,虽然穿着厚厚的棉袄,但徐大姐的脸依然冻得发紫,双手紧紧地插在衣袖里,哈出的热气和雾气混合在一起。

  徐大姐说,她每天下午3点开始和面准备第二天的面团。“每次和面七八十斤,将近十大盆,都是人工和面这样烧饼才好吃,但这就需要很大的劲,我弄不了,都是他弄。”徐大姐话语中裹着丝丝的幸福。

  她说的他,就是她的丈夫,身材瘦小,话不多,一直在翻着烤炉里的烧饼。徐大姐告诉记者,每天凌晨2点她和丈夫就从被窝里爬出来,把近百斤面撮成一个个小面团。“面多能撮1000个烧饼,少的时候也得七八百个。”从凌晨2点到凌晨5点,她和丈夫就在没有暖气的屋子里干着枯燥的活计,一直做到手发麻,一刻都不能耽搁,因为5点他们必须赶到莲池村中心街卖早饭,一直卖到下午2:00才收摊回家。

  徐大姐的儿子在张店体育学校上学,经常外出参加比赛,花费很高。所以她和丈夫每天坚持2:00起床干活,5:00开始卖,卖完早餐卖午餐,一直卖到下午2:00回家和面,徐大姐两口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站在街头,一站就是十余个小时,一站就是一年。

  早上6:30,天开始放亮,买早餐的市民渐渐多了起来,徐大姐和其他卖早餐的人也都开始了生活的忙碌。所有人都知道,买上两根油条,喝上一碗热馄饨,几分钟功夫美味的早餐就可打消朦胧睡意,让你顿时变得生龙活虎;但所有人都不知道,为准备这些早餐,为了艰难的生计,和徐大姐一样的千千万万卖早餐大军,从来没睡到过天亮,从来没感受过办公室的温暖,从来没坐着度过一天。

  披星戴月,他们的一天从寒冷清晨开始。(文/晚报记者沙红翠 冯金金)

沙红翠 冯金金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