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怪人”有一副热心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5日03:41  大众网-大众日报

  □记者 武宗义

  通讯员杨青晓东 报道

  本报济南讯 在很多人眼中,他有点“怪”:一年到头一件T 恤一条单裤,步行6公里路上班,连阴天下雨、寒冬腊月也不例外。熟悉他的人直挑大拇指:从2000 年起,他连续10 年无偿献血,献血地点遍布我省 17 市,累计献血折合量18.74万毫升;连续三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他叫王尚杰,今年56 岁,是省总工会经费审查办公室主任。11月30 日,天气较冷,记者穿着羽绒服去采访他,他依旧穿一件T 恤和一条单裤。 说起这几年无偿献血的经历,王尚杰感慨不已。他说,自己从小最怕打针。2000年,省总工会首次组织无偿献血,他硬着头皮报了名,但始终没敢凑前。后来,他抱着“还债”的心情,于当年3月11日战战兢兢来到泉城路的采血车上,生平第一次献出了200毫升血。

  从此后,王尚杰一发不可收。《献血法》规定两次献血应间隔半年,至少不低于三个月,于是他就每三个月献一次,每次400 毫升。后来,他听说成分献血对病人副作用小,于是,从2001年他开始献血小板。但成分献血需要事先查体,此后要控制饮食,随时听候采血通知。采血时在采血椅上一躺就是近两个小时。

  王尚杰献血两年多,单位的同事无一知晓。直到2002年省血液中心打来电话核实,他的事迹才被公之于众。王尚杰说,这些年,无偿献血已经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经常到全省各地出差,每到一地,只要献血时间到了,他总是抽出时间就地献血。 迄今,他的“ 献血点”已遍布全省 17市。10年来,他献出的鲜血加上血小板等成分血,折合全血 18.74 万毫升,而且他还是山东省骨髓库第138个成员。

  王尚杰告诉记者:“献血这些年,我只知道一个具体的‘流向’。2004年5月15 日,省血液中心打来电话,说商河一个重症病人急需成分血,问我能不能帮帮忙。说实话,那时我刚献血不久,但一听说要救人,我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王尚杰也曾遭受冷言冷语和异样的眼光,但他从未后悔。那些侧目而视的人也渐渐理解了他,由衷地夸赞他是个“心热”的好人。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进大学不久就加入了无偿献血行列。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