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疫苗禁忌症被夸大了” 省疾控专家做客本报,1小时内36名读者打爆热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5日04:40  南方都市报

  

“疫苗禁忌症被夸大了”
广东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流行病一组组长彭志强。

  

“疫苗禁忌症被夸大了”
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呼吸道疾病防治组组长李灵辉。

  1小时内36名读者挤爆甲流专家热线!最焦虑属家长。家长们最纠结则是孩子接种会否有不良反应。昨日,广东省疾控中心与本报联合举办了首期热线互动,读者反响热烈。疾控专家称,现在疫苗禁忌症被夸大了,其实轻微症状的不良反应全国统计仅为万分之一。

  家长齐问打疫苗反应

  疫苗?疫苗??还是疫苗???昨日,本报呼叫中心里此起彼伏的声音中最多的就是疫苗。电话的另一端多是焦虑的家长。家长占了来电读者的九成。两位专家也是爸爸,应答也很亲切,常常是“如果是我家小孩……”,将心比心让读者安心。

  有趣的是,不同的孩子有不同过敏史,但所有家长都在问:我家宝宝能不能打疫苗,打了会咋样?预防接种专家、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流行病一组组长彭志强称,卫生部现在有一个精神就是不要把禁忌症泛化。其实要是有基础病并且处于稳定期的人更应该打疫苗。“打了疫苗出现轻微症状不良反应的也只有万分之一,疫苗禁忌症被夸大了。”

  厅级干部也来咨询

  有趣的是除了普通读者,一名厅级领导还委托记者捎两个问题。“我一个月内2次感冒,会不会两次都是甲流呢?”他还担忧30%的人得甲流没有症状,人数不少,咋办?

  彭志强称,不可能两次都是甲流,因为得了甲流会产生抗体,而抗体可以持续一年左右。

  传染病防控专家、省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呼吸道疾病防治组组长李灵辉则称,确实存在隐性感染者。今年5月,在输入性病例阶段,在东莞就有两人从加拿大一起回来,一人是甲流,另一名没有症状但呈阳性。这些隐性感染者就是传染源,所以现阶段以自我防控为主。

  昨日来电读者不光有广州的,还有深圳、珠海、东莞、揭阳等市的,只有21名幸运儿与专家对上话,其余15名读者则登记下问题等待回复。

  专家答疑

  打过其他疫苗,建议28天后再打甲流疫苗

  “我的孩子有重症肌无力,一个月前又因被狗咬过而接连注射了5支狂犬疫苗。现在学校说可以接种甲流疫苗了,我们做家长的挺担心他出现不良反应。孩子本身的疾病和之前接种过狂犬疫苗,对本次接种有影响吗?”番禺一读者颇为心急的来电问了个有关疫苗接种的问题。而在昨天与专家的沟通中,类似关于甲流疫苗禁忌症的问题还不在少数。

  彭志强表示,从目前全国注射了数千万份甲流疫苗接种后的情况来看,疫苗的禁忌症中并不包含重症肌无力患者。如果孩子没有其他过敏反应,注射甲流疫苗是不会成为其疾病的诱因的。“可以打,但打了之后要严格接受半个小时的观察。其实孩子自身疾病倒是其次,倒是其短期内接种过狂犬疫苗这点值得注意。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在近期接种过各种其他疫苗的市民的建议是,待其接种其他疫苗(包括国家和省市免疫规划疫苗)后至少28天再接种甲流疫苗。”

  不必担心感染而不去医院看病

  “我半年前体检查出了肠息肉,可正好赶上了深圳发现甲流患者。直到现在,体质本就不好的我一直都没敢去医院检查。这半年来我既担忧肠胃病病变又担忧染上甲流。”与众多家长咨询疫苗禁忌症不同,来自深圳的一名妈妈则把担忧集中在了目前的医院防控上。“毕竟像我这种肠胃病要去医院,肯定就是十天半个月的事情,要是我(在医院)染上了,再传染给孩子,那就恐怖了,前阵子说深圳儿童医院收了不少重症儿童病例……,真不知道怎么办?”

  对于她的担忧彭志强回复,类似的担忧有点过度。“毕竟你去的是消化内科,而不是传染科或发热门诊。在目前甲流社区流行的状况下,不去医院、去商场、菜市场等人群聚集的地方也有可能染上甲流。其实害怕被感染,戴上一个医用口罩就可以做到起码的防护。甲流和其他流感一样,其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有了口罩的防护,再加上健康科学的个人卫生习惯,就能有效地阻断传播途径。做好了防护,去了医院,再把病毒沾染回家的可能性不大,病毒本身也存活不了这么长时间。千万不要因为甲流社区流行了,甲流占流感样病例比例增多而讳疾忌医。”

  接种疫苗后至少能减轻症状

  现在许多市民都担忧接种甲流疫苗后可能会诱发自己的基础病,但实际上对于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言,如果其基础病处于稳定期,一定要优先接种疫苗。甲流对这类人群的危害性最高,发生重症、死亡的风险系数也最高。“但其本身基础病仍处于发病期则另当别论,一定要等病情稳定了方可接种。”

  目前,广州市已经做出了甲流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率的统计,85%-88%的水平是比较高的。而由于其进行测量的大多数是一线医务人员,不少可能已经隐性感染过,产生抗体也不一定。“这一数据表明,产生抗体的比例还是很高的。但由于人体差异性等诸多原因,还是有少部分人群没有抗体生成。在目前无法人人都做抗体测试的情况下,接种过疫苗的人群也应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看有无流感样症状发生。在有这个警惕性的同时,也应该相信,疫苗即便无法阻挡感染甲流,也会缓解症状。”

  ■ 概念释疑

  发热 流感样病例 流感

  现在不少市民觉得一得感冒就是甲流,“听专家说90%都是”。昨日,李灵辉专门跟读者厘清了发热、流感样病例、流感这3个概念,让市民不要恐慌。发热里边包含了流感样症状。流感样症状里包含了流感。

  若有发热兼咳嗽或者发热兼咽痛的情况,属于流感样病例。这些流感样病例中,目前检测到40%-60%的是流感。其余的就不是流感。而在流感患者中,90%以上都是甲流患者。三者是这么一个关系。

  李灵辉还认为,需要让老百姓明白的是,甲流就是流感的一种,甲流疫苗就是流感疫苗的一种。

  采写:本报记者 王道斌 薛冰妮 实习生 廖里程 通讯员 易学峰 摄影:本报记者 吴进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