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西城乡"竹筒房”" 三年"换颜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5日07:56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宁讯 (记者唐广生)细心的游客不难发现,南宁-百色高速公路沿线、右江河谷二级路沿线500米可视的村屯,昔日“灰头土脸”的“竹筒房”如今面目一新:白墙红窗,屋顶加上了“红帽”(红色亭子)。一路驱车,但见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碧水红瓦,如在画中。据统计,我区自今年9月正式启动以“竹筒房”为重点的城乡风貌改造一期工程以来,已让沿途6个县区、21个乡镇、242个村屯的“竹筒房”“穿衣戴帽”,修饰一新。自治区相关领导表示,广西将用三年时间使城乡“竹筒房”全部换上颜面。

  长期以来,我区大多数乡镇及市郊,形似“竹筒”的建筑比比皆是,它们大小不一,朝向各异,或以水泥抹面,或以裸砖示人,造成的外观难看、采光不足、通风不好,早已成为城乡建设中亟待整治的一大顽疾。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区出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风貌改造的若干意见》,决定用三年时间(2009年9月-2012年9月),在全区开展以“竹筒房”为重点的城乡风貌改造:到2012年,完成县城以上城市出入口、主干道可视范围城中村的“竹筒房”改造;全区主要交通干道、建制镇和重要的旅游景区景点所在乡村主干道两侧“竹筒房”改造率达到50%左右。“竹筒房”改造将采取三种方式:局部改造,以改善通风、采光条件、消除安全隐患为主,改造其外立面;对具备整体拆除新建条件的,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的方式,建设具有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新街区;不具备整体拆除新建的,着重对其外立面进行“穿衣戴帽式”的改造。

  记者了解到,一期工程涉及13个部门的村屯规划、外立面改造、农田水利、村屯绿化、沼气池建设、环境整治、篮球场、卫生室、计生服务所、村屯道路硬化和排水等24个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3.11亿元。二期工程业已部署完毕,共涉及14个地级市、60个县(市、区)和166个综合整治村屯。

  据悉,为减少“竹筒房”出现,我区今后将严格建筑物体量、高度、造型、立面、色彩等的审查审批;从土地源头抓起,在建制镇以上一律停止新增“竹筒房”建设用地;各地规划、建设、国土管理部门一律禁止对城镇居民新建“竹筒房”申请的受理;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依照村庄规划统一设计,指导农民建设平面布局合理、立面美观、经济适用、具有农村特色和地方民族特色的住宅。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