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独乐乐”到“为社会做更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5日08:15  解放日报

  11月29日,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现场,2万余名选手和观赛的市民几乎淹没了整条南京东路。

  人山人海中,“音速军事文化俱乐部”负责人严洪丝毫不敢分神。步话机、作战服、外加一只超大的急救包———和严洪一样,超过300名俱乐部成员作为应急志愿者,当天凌晨五点就“全副武装”在马拉松赛段沿线站岗,协助维护现场秩序。

  拿出“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的胸牌,严洪用一枚团徽将它别在外套上。“今年,我们已参加了数不清的迎世博活动。”

  这样的青年自组织,上海有多少?

  难以统计。仅户外运动这一项,自发成立的俱乐部就有近300家,街舞组织超过50个,车友会108家,公益社团超过200个,涵盖青年超过十万。

  对这样的青年自组织,团市委建立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网聚青年,引导大家从“关起门来独乐乐”到“投身社会做服务”,目前,活跃在上海各大公益活动现场的逾千个青年社团就源自这股庞大的草根力量。

  价值认同带来凝聚力

  “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是青年自组织的主要特征。以音速军事文化俱乐部为例,现有核心成员约500人,在线注册会员30万,迷恋军服、爱好军事话题,把这些年轻人紧密聚在一起。

  在外人看来,这群爱玩的小青年组成的小团体“不上台面”。但团市委青年社会组织工作部部长闫加伟调研发现,自组织成员规模不可小觑:骏捷上海车友会在成立一年时间便发展了会员5000人;caster舞蹈工作室吸引了12000多名会员……

  闫加伟和同事开始主动接触一些自组织,并立下三条原则:理解、尊重、认同。“尽管很多自组织成员个性强烈甚至行为怪诞,但他们都特别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一旦把这种渴望凝聚起来,就是一种可贵的力量。”

  2005年,团市委倡导发起上海青年社会组织领袖沙龙,并于一年后建立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目的就在联系、服务和动员社会青年自组织。

  用青年喜欢的方式引导

  一个青年自组织就像一组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一旦被触动就能引发背后成百上千张牌的连锁效应。

  那么,能触动“第一张骨牌”的力量该是什么呢?

  “社会预科”的创始人张利最初被介绍参加“青年家园”时就很警惕,生怕从此独立运作的模式被影响。但“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生存方式也让许多自组织遭遇尴尬,举办活动寻找场地和申请赞助等事务时也常处处碰壁。但在加入“青年家园”后,原本孤立无援的民间组织逐渐被社会认同。

  去年汶川地震,严洪和伙伴们聚集了两火车厢日用品和衣物想捐到灾区,但上万元的邮费让他们犯愁。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了解后,主动为他们联络了一家物流公司将物资无偿送到了灾区。一直将视线投向社团内部的“军迷”们发现,原来只要向外挪一步,小社团可以为社会做更多。

  “不是硬扭,而是用青年喜欢的方式吸引‘第一张骨牌’主动向我们靠拢。”闫加伟说。目前,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网聚的青年自组织已达308家。自组织领袖中,已有一人成为全国青联委员,四人成为市青联委员,两人成为奥运会火炬手。

  原本以聚餐、旅游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上海10余个青年车友会被团市委发起的“小志文明行车”活动吸引,遂主动参与策划筹办。“您不是F1,悠着点”、“驾驶是直播,文明不NG”……无需行政动员,千余名车主主动在爱车上贴了文明行车标语,俨然成了申城一道流动的公益风景。

  “头领效应” 带动投身公益

  “自组织的领袖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我们动员其中一个,他就能迅速带动成千上万的青年。”闫加伟说。长江隧桥万人长跑,八家青年自组织派出600多名志愿者参与联动,“音速”的军迷们辅助现场安保,“黑蝙蝠”车队的三轮摩托车手负责照看机动车,无线电爱好者提供现场通讯服务……

  把参与社会公益作为青年自组织“第一张骨牌”的前进方向,青年自组织正通过其连锁效应引领着无数青年投身其中。这一“多米诺效应”亦成为迎世博期间社会动员项目的创意源泉。从带老人看世博的“红轮椅计划”、到向农民工子弟和外省居民推广世博知识的“知闻世博”、“世博及天涯”,目前有近10个迎世博社会动员项目依托青年自组织运行着。


本报记者 沈轶伦 见习记者 朱珉迕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