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两名科学家入选中科院院士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5日08:15  解放日报

  林鸿宣:水稻功能基因专家

  王曦:集电基础材料专家

  本报讯 (记者 章迪思 徐瑞哲)昨天,中国科学院公布2009年院士增选名单,共有35名中国科学家当选院士,6名外国科学家当选外籍院士。上海有2位科学家入选,分别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林鸿宣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王曦。两人均不满50岁,林鸿宣主要研究水稻遗传与功能基因,42岁的王曦从事离子束材料研究,是今年增选者中最年轻的院士。

  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每两年一次,每次增选不超60名,今年共产生有效候选人296名。新当选35名院士平均年龄54.1岁,其中60岁以下新院士达27名,还有5名女院士。新增院士的学部分布情况是:数学物理学部6名,化学部8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5名,地学部5名,信息技术科学部4名,技术科学部7名。经过这次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总人数为714名。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表示,此次院士增选工作,在坚持科学、客观、公正、公平原则,注意优化年龄和学科结构的同时,更加关注在科学研究中做出系统性创造和重大实际贡献、符合院士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更加关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院士候选人,尤其重视考察候选人的实际贡献以及科学道德和学风情况。

  今年两院院士增选后,按人事关系计,上海共有两院院士166人,其中科学院院士95人,工程院院士72人,其中1人为双院士。

  “黄金年龄”再出发

  林鸿宣和王曦,这两位学者学科各异,互不相识,却有着好几处共同的人生路标:研究对象都是相关产业中最基础的物种材料,都是“海归”……昨天,他们又都在四五十岁的黄金年龄段,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产业之基

  林鸿宣离不开一个“农”字。他在海南岛一个农场长大,在华南农大读本科。写毕业论文时,他选择了做水稻,“天天吃稻米,所以有感情”。如今,当年30多个同学大多改行,独有他从硕士到博士、从博士后到院士,还是一心一意当好“农民”,再回实验室做研究。

  身为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林鸿宣主要研究水稻遗传与功能基因。掌握这些水稻基因的“密码钥匙”,在分子水平上培育优良水稻品种,就能提高水稻产量,推动农业进步,解决好“吃饭问题”。

  水稻是粮食之基,集成电路则是IT产业之基。“中国现在是集成电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我研究的基础材料,也算集成电路强国‘基石’之一。”搞离子束材料的王曦,现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从大学本科到现在,王曦和这种材料打了20多年的交道。

  SOI技术是微电子领域敏感的核心技术,西方国家对我国严密封锁和禁运。在国家863、973等计划支持下,王曦运用他专长的“离子注入技术”,带领团队终于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2002年,中国第一批商业化生产的SOI圆片材料问世,该成果于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回国之缘

  1998年,王曦已拥有学界瞩目的“洪堡学者”身份,正在欧洲最大的离子束材料研究基地———德国罗森多夫研究中心工作。恰逢此时,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领导来德国出差,特意约见刚过而立之年的王曦,希望他回国搞科研。“我本来就是中科院培养的,自己也有较深的‘故乡情结’,再说这个机会实在千载难逢,所以就下决心回国了。”

  王曦海归的时候,林鸿宣正在日本国立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做博士后,已加入“水稻基因组计划”项目三年多。新世纪之初,林鸿宣读到一条《中国日报》海外版上中科院引入海外杰出人才的“百人计划”的公告,他知道是自己回国的时候了。他发电子邮件给所里,很快得到回复,于是他在2001年初提前结束了在日博士后研究,来到上海创建“作物遗传与功能基因研究组”及实验室。

  回国至今,林鸿宣忙于科研,一直没时间出国。反倒是当年日本单位的同事来过上海交流,看到林鸿宣研究组连续几年在《自然》系列杂志发表重要成果,不禁啧啧赞赏。

  半程之后

  当上院士,只是科技征途上的一处坐标。

  林鸿宣坦言:“搞水稻基因,一辈子都做不完。”要知道,水稻有几万个基因,比人还多。从大粒基因、株型基因到耐盐基因、抗旱基因,每解开一个水稻基因之谜,都要种好几代水稻,平均花五六年时间。林鸿宣每年还去他的老家海南岛种植水稻材料,利用那里的“冬季”多种一代稻,加快科研进程。同时,更先进的基因测序技术也将提高这项艰巨工作的效率。不论怎样,林鸿宣已与水稻结下了一生缘,希望研发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专利。

  40来岁,对于院士身份来说,算得上“少壮派”;同样,这个年龄也是出成果的黄金期。王曦表示,今后他依然会花大部分精力用于科研。现在我国已有能力生产高端硅基SOI材料,但应用开发还刚起步。事实上,从航空航天到物联网,再到普通的计算机CPU、发烧级游戏机,这种能耗低、性能高的材料都有用武之地。王曦说:“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我们将和相关院校、企业一起合作,共同推进这份事业。”


本报记者 徐瑞哲 章迪思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