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为人们越来越依赖的栖居地,被赋予了许许多多精神和物质的意义,但城市的风格却在其间由丰富变得慢慢趋向于同一个式样,渐渐丧失了棱角和余韵。
我的家乡是黄土高原上的兰州,纵然一直是灰扑扑黄蒙蒙的天色,但淳朴的黄河人家的民风还伴随着母亲河的奔腾静静延续。可是近年来,大批的高楼在这小小金城的夹缝中拔地而起,现代的钢筋水泥,演绎着欧式、地中海式的风格。从高处望去,高楼大厦挺胸抬头,它们眼皮下的民居平房变成了无处可逃的小鼠,原本可以代表一个城市印迹的凌乱排列变成了仅仅是凌乱,水泥墙壁上的裂纹成了城市脸上的疤。人们悲哀地发现,白塔山白塔沧桑古朴的檐角再也掩不住高楼上射灯桔色的光芒,淳朴的民风也一天天被淡化了。
其实,在大多数人心里向往和心仪的地方还是那些一如往昔的城市。选择旅游地的时候会选择去徽州看灰墙屋檐,去云南看竹楼,去北京看四合院,而不会选择去深圳等新兴城市看高楼大厦。人们憧憬的终是那些悠久绵长,人文背景厚重的风格。
今年暑假我去了西藏旅游,在日光城拉萨,我深切地体会到一个城市的风格的魅力之大。在拉萨街头看不到林立的高楼,因为所有的建筑都不得高于布达拉宫。一排排矮矮方方的楼都是那么精致,屋檐和窗框都有着民族特色的雕刻,涂着鲜艳的颜色。即便是最简陋的路边小吃,店面也会挂起深蓝色、黑色的有特殊寓意的布幔。除了建筑,拉萨人也是这城市风格的一部分。他们穿着藏服走在街上,头上编着长长的辫子,一些老妇人摇着转经筒,默默走过一条又一条街。整个城市在一种庄重、祥和又神秘的氛围中,让身为游客的我自始至终陷在一种莫名的感动的情绪中。感动于这个城市独特的美,感动于这个城市静静渗透中的人文底蕴,感动于一个城市的风格魅力,感动于这个城市的人成为这风格的一部分,真正与他们的家园命脉相连。
人像我们的祖先猴子一样善于模仿,城市也渐渐被同化。剔去那些钢筋和霓虹灯,留在我们眼底的还剩下什么。城市的风格的意义,其实就是我们在快速发展的赞美和外地游客内心的感动间择其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