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读《海边的卡夫卡》有感 兰州十四中高一(6)班 朱家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5日12:57  兰州晨报

  前些日子,在书店中偶然翻到了这本书,略翻几页,便觉此书的构思巧妙,于是,将它买了回来,回家后,慢慢品读了起来。

  一、关于命运

  看罢全书,心中不免向往成为那个十五岁的少年,背负着命运独自前行,背负着一个不可避免的命运,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命运,幼年时被母亲抛弃,长大后,被父亲诅咒,但少年却决心成为“世界上最坚强的十五岁少年”。于是,他深深地沉浸在自己营造的那份孤独中,自己默默的锻炼身体,辍学离家,一个人奔赴陌生的远方,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都真的很难与一般的十五岁少年相提并论,看罢全书不禁让我想到了索福克勒斯的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从神谕中得知自己将“弑父娶母”,于是,他试图从这个限定的命运中逃脱出来,但是他为逃脱命运而采取的行动,反而实现了这个神谕。

  索福克勒斯的这部作品,成功地表现出了“无法回避的desting”这一戏剧性主题。而本书中少年遇到的和俄狄浦斯王相同的一个预言,用作者的话说:“与其说是预言,不如说是诅咒”。但结局是完全不同,前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落入了神谕限定的命运之中,于是前者选择了逃脱命运,而后者却在记忆中铭刻了相同的命运,但后者却选择了勇敢地面对命运。我想是否可以将本书看作是《俄狄浦斯王》的逆构图呢?

  二、灵魂的救赎

  我想,这个命题是一个在哲学中很抽象的概念。书中所说的少年——田村卡夫卡君在不断地旅行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灵魂的救赎,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不少人早已迷失了自我,那就去看看这本书吧,这本书在日本被称为“疗愈小说”,所谓疗愈是类似于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卫反应机制,也就是将心里的重负切割下来堆积在一旁的反应,这也是一种我关于灵魂救赎的浅薄认知。

  也许我对这个命题的理解有点片面,这只是一个十五岁少年的看法,过浅的阅历使我对这个命题不会有过深的理解,这只算做抛砖引玉吧。

  翻开《海边的卡夫卡》让自己的心理得到释放吧,我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得到启迪的。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