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九常委会前密集调研15省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03:20  南方都市报

  胡锦涛谈“调结构”

  必须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为当前保增长提供强有力推动,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昨日上午,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总结2009年经济工作,并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分析,对明年的经济发展作出部署。

  今年我国经济是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在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中央高层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走遍了半个中国进行调研,其密度和次数均为历来罕见。上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结合中央高层密集调研的情况及中央重要会议透露出的信息,多名专家分析明年经济工作的思路:货币政策将侧重于“适度”,突出“调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

  调研走遍半个中国

  综观2008年至今7个季度的GDP增幅———10.6%、10.1%、9%、6 .8%、6.1%、7.9%、8.9%,我国经济呈“V”字形反转,全年“保8”已没有悬念。

  “十一”后的近两个月时间里,中共中央政治局九位常委分别赴山东、甘肃、上海、江苏、河北、内蒙古、江苏、广东、安徽、湖南、河南、陕西、贵州、湖北、江西等15个省区调研。其中,山东、甘肃、河北、江苏、安徽、江西等省份先后有多名高层前往调研,东部沿海和中部是我国高层去得最多的地方。中央高层如此高密度、高频率的前往各地调研,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实属罕见。

  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则被视为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近年来,除了2003年和2008年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都开了“定调”会。

  经济学家、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清杰分析,一般情况下中央政治局会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去年没开是因为当时国际经济局势复杂,中央对我国经济走势判断还不明确,没有明确的基调,仍需要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讨论。

  会议可能为期两天

  据此次公布的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于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据此推测,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会期可能会在12月6日结束,为期两天。16年来,有13个年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会期为3天;2002年会期为2天,而1994年和1996年的会期为4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其实今年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很多、且复杂,可能是目前中央高层对明年经济政策基本趋于一致,已有共识,讨论的意向简明扼要。也有专家猜测,可能是为温总理赴哥本哈根开会腾出时间,会议议程也可能会比往年紧凑。

  2009年经济工作会议五焦点

  1

  货币政策

  已定调“适度宽松”或将迎来微调

  上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下的“基调”仍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但“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经济学家认为,明年货币政策的关键词可能是“适度”和“灵活性”。

  中国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货币政策政策不宜大起大落,要保持连续性,在今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带动下,很多工程都已开始启动,如果突然收紧货币政策,会因资金短缺造成许多“半拉子”工程。明年货币政策会更加注重“适度”,而不是像今年的“宽松”。至于“灵活性”,则是根据以后国内外经济形势等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

  同时,多位经济学家也判断,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五个更加注重”可能会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指导方针: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

  结构调整

  多名常委调研均强调“调结构”

  “五个更加注重”中,排在前列的是:“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在周景彤看来,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便是“调结构”。

  “结构调整”也频频出现在各位中央高层密集的调研中。胡锦涛在山东考察的一个重点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此外,吴邦国在甘肃、温家宝在上海和江苏、贾庆林在河北和内蒙古、李长春在湖南、习近平在陕西、李克强在安徽等都提出“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表示,“保8”目标使我们付出了代价,有的甚至是靠“一些落后的产能又死灰复燃”来实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应该是解决在经济形势趋缓的情况下如何升级产业结构的问题。

  3

  消费能力

  要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

  中央政治局“定调”会上还表示,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

  去年以来,我国采取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减免房地产、汽车等行业税收等措施,为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司长王炳南表示,预计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同比增长15.6%,达到历史高点。此外还出现了多年来没有的现象: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对于明年消费情况,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将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及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于今年。

  周清杰告诉本报,在明年外需不稳,单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又可能会出现“通胀隐忧”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扩大内需,首先要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在收入分配比例结构进行改革,完善教育、养老、保障性住房、医疗保障制度,消除消费的后顾之忧。

  4

  通胀压力

  关注通胀预期仍处可控范围

  周景彤表示,今年的CPI数据目前仍为负数,全年不会造成通胀,但在天量信贷投放、资产价格快速上涨、房价暴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升输入型通胀压力以及国内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产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市场已经出现通胀预期。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近日表示,投资过快增长可能会爆发通胀。目前通货膨胀并不明显,是因为从货币投入到物价上涨有一个传导过程的,一年左右时间可能会出现通胀。

  虽然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定调会”上没有提及“防通胀”,但中央早已开始关注“通胀预期”。央行在第二季度就提出“通胀预期有所显现”,第三季度则表示,“通胀预期进一步加强”,“做好通胀预期管理”是当前应密切关注的问题。在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提出,今年后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

  周景彤表示,管理通胀将成为今后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但目前通胀处在可控范围,因而“防通胀”将放在明年经济工作中相对稍弱的位置。

  5

  房贷政策

  投机性购房或受政策抑制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10月,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自4月以来环比连涨7个月。对楼市优惠政策年底到期的担忧,更加助长了今年底楼市的虚火上升。

  近日,温家宝在上海考察时表示“要抑制投机性购房”。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我国高层今年首次提出“抑制投机性购房”的说法“。

  周清杰告诉本报,按道理,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大局已定,扮演拉动我国经济“火车头”的房地产行业已经完成了这项使命,“楼市的泡沫中央不会视而不见”,周清杰说,中央出台楼市政策应该保护消费、抑制投资、打击投机,物业税有可能会在明年变为现实。

  本报记者 杨章怀 发自北京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