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针对美国近期屡屡出台贸易保护法案 广东律协研讨应对反倾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03:25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 (记者 吴秀云)从轮胎到钢管,近期国际上贸易保护措施频频出击,广东作为出口大省,众多企业频繁收到反倾销、反补贴控告。对此,是避而不战、交钱和解,还是主动应诉?昨天,省律师协会WTO专业委员会结合今年5月胜诉的生益科技“337调查”案胜诉的经验,分析国内企业对反倾销的应对策略。

  2008年9月,美国覆铜板制造商Isola(埃索拉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递交诉状,声称包括广东生益科技在内的8家公司侵犯其专利,也就是程序极其繁琐的“337调查”。如果不应诉或者打官司失败,公司相关产品以后都将不能在美国销售。今年5月,ITC终裁决定,同意埃索拉公司撤诉,不再复审,并立即终止对生益科技的相关调查。

  “涉案的两个专利技术,一个是无主的,一个是生益科技自己研发的。”省律师协会WTO专业委员会主任何培华律师称,美国的律师很敬业,专门去国家档案馆查到“无主”的涉案专利早就失效了,于是在今年3月提出撤诉的意愿。

  何培华介绍,生益科技董事会态度坚决,宁肯花几千万打官司也要维护自己权益,而当时同为被告的两家台资企业放弃应诉,与Isola和解,每年都要赔给Isola一大笔钱。

  省高院民四庭副庭长欧阳振远在研讨会上提出,国内企业遇到反倾销诉讼,有的选择逃避的态度———不与他们打交道;一种是巴结、讨好原告,给他们钱和解;另一种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高兴的是国内很多律师都在做这事。“回避、放弃应诉,第一步就把阵地让给别人了,非常不明智”,欧阳振远介绍,英美国家的法官是比较公正的,政府肯定维护本国利益,但美国的法官是独立的,我们要充分利用美国的制度,维护我们的权益。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慕亚平呼吁:美国贸易保护有所抬头,受害最深的就是中国,我国就要遵守WTO的规则,对此除了企业要积极应对,政府也应出面维护企业的权益。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