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崭新方砖取代昔日麻石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04:08  大洋网-广州日报

  

崭新方砖取代昔日麻石路
高低不平的麻石路,承载着老广州的童年回忆:既有昔日石板上的游戏、木屐踩上去的“得得”声,也有水浸、潮湿和跌倒的伤痛……记者邱伟荣摄

  街坊既留恋麻石上的童年回忆 也对新型路面的平稳安全赞不绝口

  近日,光复中路七甫水脚铺上20厘米左右的方砖,粉色透青,而往日麻石路面荡然无存。

  多年前,麻石路铺满广州大街小巷;如今,大街变成了水泥路、沥青路。广州人熟悉的麻石路,伴随着远去的木屐声,渐渐地淡出我们的视线……

  文/记者刘晓星、伍仞

  昨日,人民中路三围街,工人们正在挥汗如雨地铺地砖。一名来自湖南的工人告诉记者,地砖是仿照麻石设计的,“大概三个月前到这里干活,一边已经基本铺好了。为了城市改造迎接亚运嘛!”工人说。

  三围街再往里的七甫水脚、六甫水脚一带,地砖已经全部铺就,是20厘米左右的方砖,粉色透青。七甫水脚粮站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大概3个月前,这里还是凹凸不平的麻石路,由于地势低洼,经常水浸,政府将地垫高整平,敲掉麻石,换上了规整的地砖。“现在不会浸水,路平了,老人小孩走起来也安全。”刘先生说。

  十六甫:最原始麻石路

  原始麻石路,石与石之间有缝隙,下面有管道,珠江涨潮时,水就从缝隙漫到路面,有时甚至灌入居民屋中。

  在十六甫西三街还保留着最原始的麻石路。开杂货店的伍先生说,1958年他带着一家老小搬到这里,脚底下踩的就是这条麻石路。当时,这里的地势还很低,每天三四点涨潮的时候,都会有水从地下管道漫上来,到了五六点又退下去。

  每到涨水时,他那调皮的小儿子就会穿着小木屐满世界地跑,腿抬得特别高,让水花四溅。后来,政府将麻石敲开,铺高了路,又将麻石铺回去。

  然而,像十六甫西三街这种最原始的麻石街少之又少,即使有些街巷保留了麻石,也是经过磨平重新铺设的。2007年底,荔湾区恩宁路大地旧街上的麻石路就曾经重新铺设,比旧的路面平整了许多。而十一甫新街,上世纪90年代中就变成了水泥地。

  十一甫:木屐踩石踩出火

  从前流行木屐,为了耐穿,街坊会在屐底加铁掌,在坚硬的麻石路上走,一路会摩擦出火花,到晚上特别好看。

  昨天下午,57岁的老街坊柳叔站在荔湾区恩宁路十一甫新街的家门前。再过不久,出生后就住这里的他就要搬离。

  “我当然记得!未改成水泥路前,这条街上排了四排麻石,一直延伸到那头”,他用手指着街尾告诉记者,最怀念木屐在麻石上的“得得”声。

  “以前很时兴在木屐底打铁鞋掌,不仅耐穿,在凹凹凸凸的麻石上走起来,还能摩擦出火花,晚上一群小孩子在街头街尾追逐,为的就是踢出火花。嘿!别提多过瘾了!”

  街坊话……

  “麻石路清凉干净”

  说到麻石路的好处,老街坊们都赞不绝口:“麻石路干净又清凉!”下九路一条街巷的士多老板娘说,麻石路不会聚集灰尘,脏东西也不会入纹,只要下一场雨,路上就会干净得发亮。现在的许多地砖,用的时间长了,不管如何洗刷都洗不去上面的黑漆漆。

  伍先生则说,麻石路最大的好处就是耐久,像他士多门前的麻石,可能已经历经几百年了,也未见裂痕,现在的地砖过几年就要维护。

  “水泥路平整安全”

  也有人认为,平整的水泥地对出行的老人和小孩来说更加安全。

  “原始的麻石路是很不平的,老人家出入容易有磕碰。我觉得把麻石路磨平、重铺的做法其实挺好的。不过,如果传统的西关大屋都要拆的话,麻石路再保留的意义也不大了”,恩宁路街坊柳叔表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