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面对问题明星,社会警钟该敲响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07:12  中国青年报

  刘畅

  近来,一些演艺界人士声誉受损、道德形象饱受诟病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11月27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宣判,歌手臧天朔因犯聚众斗殴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而在此前,歌手满文军刚对媒体表态,称自己出生在农村,生活朴实,没有一些演艺圈人士的所谓“毛病”,不久却发生了警方查获他与妻子等人聚众吸毒的事件。

  有人说,曾经以《朋友》歌声感染过我们精神世界的歌者,现实世界里成为不道德的“朋友”;唱出《懂你》心声的歌唱演员,竟让我们觉得是这样不能“懂你”。这些演员到底是怎么了?

  对此,公众感到疑惑的,不是这些明星出没出事,以及他们身上发生过的丑闻有没有被揭露出来,而是目前所广泛存在着的“潜规则”——就是不管公众怎样议论、批评,社会舆论怎样进行道德谴责,暴露出问题的明星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起劲地四处招摇,频频现身各种电视节目、接拍各类广告,还腰杆儿很硬地说自己“如何如何清白”。

  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身败而不名裂”。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被称为“违法广告王”的小品演员侯耀华。日前,中国广告协会发出通报称,演员侯耀华共代言了包括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10个虚假产品广告,堪称“名人代言违法大全”。侯耀华在轻描淡写、蜻蜓点水式的“道歉”中强调说:“你们光看我拿钱了,播广告的电视台拿了多少钱,谁去追究他们了?”

  他们没错,难道是表达质疑态度的公众错了?难道是大家错怪了这些自我感觉良好、依然风光无限的明星们?为此,天津的一位马姓市民采取了自己的“公民行动”,将侯耀华起诉至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有舆论认为,是法律不硬,才让侯耀华的嘴硬。如果违法代言广告的代价是倾家荡产、身陷囹圄,侯耀华还会用这种“往别人身上推”的态度面对舆论谴责吗?在这些违法明星面前,社会法治、公平、正义还会显得如此苍白吗?

  在利益考量主宰一切的演艺世界里,他们没有感觉到道德底线、行为禁忌、内心敬畏的精神意义和价值,甚至没有羞耻感。而在涉嫌违法犯罪、欺骗公众、误导舆论等不义行为之后,他们却连起码的耻辱感都没有。对于很多喜爱明星、追逐明星的青少年来说,这显然具有“很傻很天真”的负面示范作用,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精神建设进程。

  现在,面对问题明星,的确到该敲响社会警钟的时候了。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