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596克水盘翅竟短缺221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07:25  深圳特区报

  一袋标着净含量596克的水盘翅实际含量只有375克,偏差达221克;一袋标着净含量356克的象牙海参实际含量只有225.5克,偏差达130.5克;一袋标着净含量270克的辽刺参实际含量只有169克,偏差达101克。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述三种冰冻商品允许的短缺量最大的也不超过15克。

  昨日,当市民罗先生拿到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的上述检测结果时,感到非常吃惊,因为他原先怀疑超市冰冻海鲜产品存在“缺斤短两”现象,但没想结果竟是这样严重。而让罗先生担心的是,普通市民对于冰冻产品的净含量国家有明确规定并不知晓,这导致一些不良商家在净含量上做手脚,蒙骗消费者。

  怀疑超市冰冻产品水分大

  市民罗先生家住南山海岸城附近,平时也经常去附近超市购买一些冰冻海鲜产品,他发现,购买的这些海鲜产品回家解冻后重量就减轻了很多,凭直觉,他觉得购买的这些海鲜产品实际含量肯定低于标明的净含量。至于实际含量比标明的净含量少多少,他不清楚,因为他对于这类商品净含量的有关规定并不清楚。

  前不久,罗先生上网查阅资料,发现国家对定量包装商品有规范的管理规定,并细读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里面对于定量包装产品的净含量允许的短缺量有明确规定,也就是说,冰冻海鲜产品里面含多少冰并不是由商家说了算,而是必须要按规定执行。

  自掏千余元去检测

  罗先生在看了国家定量商品净含量的有关规定后,他觉得很多超市以市民不知晓有关规定为由,在售卖冰冻海鲜产品时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斤短两”现象,但到底到什么样的程度,他还不清楚。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前几天,他去南山商业文化中心海岸城一家大型超市,随便购买了三袋冰冻海鲜产品——水盘翅、象牙海参及辽刺参各一袋,然后送去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进行检测,由于每件样品检测费用500元,罗先生又花费了1500元。

  样品净含量严重不合格

  很快,罗先生送检的三种商品的检测结果出来了。

  仅以送检水盘翅为例,所购那袋商品上面标着净含量596克,但实际检测出的含量375克,偏差达221克,而按照《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有关规定,该预包装商品单件最大允许短缺量要求为15克,也就是说,即使包括冰在内,该商品实际含量和标明的净含量误差不能超过15克,而送检水盘翅的误差竟达221克,这就意味着,商家把大量的冰以海鲜的价格卖了。

  而另外两件送检商品的检测结果的误差也很大,按规定,送检的象牙海参最大允许短缺量要求为10.7克,而实际短缺达130.5克,送检的辽刺参最大允许短缺量要求为9克,而实际短缺达101克。

  目前,罗先生已经将情况反映给有关市场管理部门,市场管理部门有关执法人员表示,近期将开展执法行动,对超市冰冻海鲜产品相关情况进行大检查。

  (请罗先生领取报料奖150元)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