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原深处的地勘劲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07:39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这是一支目前全国惟一的盐湖资源勘查专业队伍;

  这是一支足迹踏遍了大半个青海山川的地勘劲旅;

  这是一支在岁月轮回中屡建奇功的西部找矿主力;

  它就是传承了原地质部西北地质局632地质队衣钵的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从组建之初的1955年3月,到今天几经改组,几经演变的沧桑历炼,新、老柴综院人充分发扬柴达木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和“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地质工作优良传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累计提交各类地质报告200多件,完成地质找矿和科研成果500多项,提交大型、特大型矿床20余处;并探明了钾盐、镁盐、石盐、芒硝、锂和石棉等6种占全国储量第一的矿种,钻探出青海省第一口石油喷油井,编写了青海省第一部地质志《柴达木地质志》,为青海的地方经济建设和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做出了卓越贡献。

  艰苦创业取得丰功伟绩

  在历史长河中,50年只是一朵小小浪花;而对于身处改革浪潮中的一个单位而言,则可以演绎出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一代代柴综院人在困境中突围,在挫折中奋起,他们靠的就是艰苦创业、永不服输、争创一流的气度与精神!

  上世纪50年代。由地质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632地质队奔赴柴达木盆地,开始对茫崖油砂山一带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和石油普查。几经周折,盆地第一张地质图诞生了,冷湖油泉子1-7号储油构造也发现新的储油层。1956年6月7日,柴达木盆地一片欢腾,632地质队终于在油泉子4号构造上打出了青海省第一口喷油井,井喷高达20多米。之后,632队又发现可能储油构造64个和油苗14处,并在马海构造上打出了油气,在鄂博梁打出了含油层,在鱼卡发现了煤矿,在大柴旦发现了硼矿,在察尔汗找到了钾盐,在锡铁山找到了铅锌,在茫崖找到了石棉等矿种。一项又一项的成果,奠定了柴达木盆地“聚宝盆”的地位。

  70年代。柴综院的一个分支十五队在香日德成立后,经过短暂的准备,开始对海拔标高5400-6100米、面积37平方公里的唐古拉山吴曼通洞水晶矿区进行踏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十五队通过艰苦细致的详查工作,利用地质力学观点、方法,分析研究了矿区和外围的构造形态和成矿控制条件,扩大了储量远景,确认吴曼通洞水晶矿为一大型压电水晶矿床。

  高耸的钻塔、飞旋的钻头,飘飞的汗雨、顽强的意志,柴综院人秉承着“敢想敢干、争创一流”的精神,不停地浇铸着属于自己、也属于人民共和国的丰碑。1992年1月,庄严的中南海华灯异彩,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做出卓越贡献的柴综院代表走上领奖台,激动地从国家领导人手里接过“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奖杯。晶莹的水晶奖杯铭记着柴综院人几十年奋斗所取得的伟绩。

  谋求发展经受市场洗礼

  50多年的印记已经粗糙,但对于柴综院的老一辈地质人来说,历经的易地搬迁和三个发展阶段却刻骨铭心,历久弥新。历史性的转折、飞跃在这一次次自我跨越中实现。他们凭着自己的智慧与胆识,一次又一次把握机遇,超越自己。

  柴综院的地质市场施工队伍初期是以钻井公司的招牌对外,既无固定从业人员,也没有固定的市场,每年创收不足50万元。

  从1989年起,该队专门划出一部分人、财、物和技术力量,成立了青海省格尔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和施工公司,专门从事地质市场开拓。2000年,勘察院又对人员、装备和技术力量进行了重新整合,施工力量进一步加强,市场影响力有所扩大。2002年,勘察院获得了由国家建设部颁发的水文地质勘察甲级资质证书,并由青海省建设厅颁发岩土工程勘察、工程测量乙级资质证书。

  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柴综院打破封闭体系,于1988年首次向江苏扬州派出施工分队,开展城市供水井和基础桩工程施工。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论证和调查,未能在当地站住脚,当年即撤回了队伍。1992年,柴综院成立广东基桩工程公司和上海基桩工程公司,先后参加了广深高速公路灌桩工程和经层层转包的小工程。由于远离大队,运输战线长、通讯联络和生产指挥不便,加上装备水平差、施工资质低、单军作战达不到规模,远征广东、上海两个地质市场的施工队伍相继分流并撤回。

  1995年以后,柴综院汲取以往地质找矿中的经验教训,并结合自身优势,制定了“立足青海,掌控海西工勘市场,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的发展战略。积蓄力量,更新装备,提升资质,使柴综院在寻求新的发展上不断成长壮大。1998年,通过市场竞争和积极运作,该院争取到了由原国家计委投资的格尔木二期水源地勘察工程。在时间紧、任务重、质量标准高,施工难度大等困难面前,他们调集精兵强将,成立专门的工程施工指挥部,组织7台施工钻机,经过4个月的越冬施工,终于完成了勘察施工任务,打响了建立和稳定海西地质市场的第一炮。

  艰难跨越勇攀地质高峰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和青藏铁路二期格拉段工程的开工建设,柴综院迎来了重大发展的机遇期。

  2004年,该院承担地质市场开拓和经营工作的地矿格尔木地质工程勘察院,打破以往承揽地质市场项目仅限在工勘、地勘专业范围内的传统做法,首次拿到了青海碱业集建筑、安装、隧道开凿、管道电路铺架和供水水源地施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勘察施工项目,合同总价款达到2500万元。

  近年来,柴综院又紧紧抓住中央支持青海等省藏族聚居区发展经济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将以往多种经营为主的体制变为以地质找矿为主的体制,成功进行了转型。2008年,“四角羊项目”被青海省地矿局评为地质找矿一等奖,为新一轮地质勘查工作集聚了充足的发展后劲。目前,柴综院的年货币工作总量已超过1亿元,职工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和谐地矿”和“三个文明”建设不断上新台阶,正朝着现代化、专业化、正规化、高素质和全省一流的地勘队伍迈进。

  从被毛主席、周总理称为“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到被青海省命名为“大庆式企业”,再到被国家4部委联合授予“功勋地勘单位”荣誉称号,身处高原深处的柴综院人敢想敢干、勇攀高峰,用责任、激情和超越,一次次吹响了开创美好未来的嘹亮号角。(作者:贾 明 康维海)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寻求 成功 工资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