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澄迈“加薪”:激发村干部工作活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07:45  南海网

  釜底添薪强核心

  ——澄迈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综述

  本报记者黄晓华 翁朝健 特约记者卢 胜

  “去村委会上班,不如把家里的田埂搞宽一点。”

  “一定要安心地工作,扎扎实实地为村里服务。”

  这是同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在澄迈县推行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职业化管理前后,对待工作截然不同的态度。

  去年以来,澄迈县从激励、监督、培训三个方面同时入手,大胆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堡垒在新的时期显示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加薪”:

  激发村干部工作活力

  “天天去村委会值班,老婆孩子吃什么?”福山镇敦茶村党支部书记冯开泽对记者说,原来村支书每月只能领400多元钱,因待遇太低,“好多村支书都觉得干得没劲。”

  为增强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的事业心、责任感,激发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2008年6月,澄迈县委创新思路,决定推行村(社区)(以下统称村)党支部书记职业化管理。

  县委制定了岗位责任、报酬待遇、监督管理、教育培训、异地交流任职、考核奖惩等制度,规范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管理。

  “村党支部书记月生活补贴为1200元;养老保险金由县政府全额代缴;县政府每年为村党支部书记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金。”《澄迈县进一步完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职业化管理办法》中,对村党支部书记的报酬、保障作了明确的规定。目前,澄迈县事业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200多元,村支书的补贴已相差无几。

  在政治待遇方面,该县规定,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可组织推荐参加乡镇公务员招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每届按不超过10%的比例,将部分符合条件的村党支部书记选拔到乡镇领导班子或招聘为乡镇事业编制人员。

  改革力度之大,连许多村支书也感到震惊。今年57岁的金江镇大拉村党支书吴乾发,从1973年开始当村干部,从未想到自己能成为一名“职业化支书”,也想不到能享受这么高的待遇。“就像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让我们可以安心工作,专心工作,用心工作。”吴乾发说,“你不安心工作,对不起这份待遇,也会遭村民骂。”

  受益的不仅仅是村支书。在提高村支书待遇的同时,澄迈县还出台政策,全面提高村“两委”干部的待遇。村(居)委会主任生活补贴标准为每月600元,其他两委干部为450元。就连原来不享受补贴的村民小组组长,也从今年起给予发放一次性补贴。

  待遇的提高,有效调动了村“两委”干部的积极性,激发了村级领导班子活力。在海口综合保税区建设中,老城镇石联村有1000亩土地列入征用范围,涉及4个自然村600多户人。村“两委”干部积极配合县里的征地工作组,挨家挨户发动,耐心做好群众工作。11月1日开始发动,10天后全体村民便都签订了征地协议。村民曾祥贵对记者说,一开始他有点抵触情绪,在村干部解释征地补偿和安置政策后,他彻底抛弃了思想顾虑,“村干部的工作做得很到位”。

  “加压”:

  强化村干部责任意识

  待遇提高后,村干部仍不专心于工作怎么办?

  为避免村干部身在其位不谋其职,澄迈县建章立制,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该县通过实行考核制度和廉政维稳保证金制度,给村干部“加压”。

  考核制度主要针对村党支部书记。县委对纳入职业化管理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实行任期目标及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年底,在县委的统一组织下,各镇党委要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在任职期满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规定,连续两年评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给予免职。评定为“不称职”的,当年给予免职。

  廉政维稳保证金制度,是加在村“两委”干部头上的一副“紧箍咒”。(下转A2版)

  (上接A1版)该制度从今年4月开始推行。由县财政局设立保证金账户,并制定专人管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月从补贴中扣除150元,村“两委”每月扣除100元,存入保证金账户。村干部在任期内如在廉政、维稳方面出现问题或过错,保证金将会被按一定比例扣除。

  澄迈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方天标说,实行“廉政维稳保证金制度”,将廉政、维稳等重要工作与村领导干部补贴挂钩,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强化了村干部的廉政意识和维稳责任感。

  今年9月,福山镇敦茶村侯臣村两户村民因土地问题发生激烈争吵。就要大打出手之时,村支书冯开泽和3名村干部陆续赶到现场。在他们的耐心劝说和调解下,两户村民停止了争吵,并同意协商解决争端。“以前村民即使发生争吵,不可能有4个村干部同时赶到。”冯开泽坦言,“现在村干部维稳的热情明显要比过去高,以前总拖拖拉拉,敷衍了事,现在可不敢含糊。”

  “充电”:

  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

  今年7月10日,澄迈县272名村干部正式成为江西理工大学函授大学生,将在县委党校接受为期两年半的大专学历教育。该县采取“政府支付50%、县组织部党费支付30%、村委会支付10%、个人支付10%”的政策,县政府为该期大专班投入达220万元。

  9月份,该县又选送470名村“两委”干部到县职校参加为期两年的“农村实用技术专业班”学习,由县财政出资支持,修完学分者将获得中职学历。

  据了解,澄迈县总共有村“两委”干部1135干部,今年的大专、中专两个学历班,接受教育的干部就超过一半。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村干部素质和能力,这是澄迈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另一“实招”。该县通过与大专院校合办培训班、自学考试、函授等多种方式,鼓励村党支书记参加各类成人教育,全面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文化程度。今年11月,该县提出,力争三至五年内,使全县90%的村党支部书记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老城镇石联村委会副主任罗昌周,目前是江西理工大学函授班学员。他告诉记者,参加培训两个多月来,他新了解了许多涉农的法律法规,并学到了不少农村管理实用知识。最近参与征地工作,他现学现用,“发现学到的知识很管用。”

  县委书记杨思涛告诉记者,澄迈县近年来提出“向干部要生产力”口号,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提升了基层干部的战斗力。今年前11个月,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澄迈县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本报金江12月3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