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志愿服务流汗不“流泪”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08:09  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记者谢苗枫通讯员饶玲吴楚斌冯婧婧

  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十杰志愿者赵广军曾经在一次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一位服务对象精神病突发,举着一把菜刀追赶他和另外一位志愿者,两人险些被砍伤。

  去年春运冻灾导致广州火车站大量乘客滞留,6000多名广州志愿者参与服务,其中1位志愿者在护送母婴乘客时被车撞成轻伤,治疗费用花了2300多元。

  志愿者这种“流汗又流泪”的现象,在广东或不再出现。昨天,广东对100个先进集体、100名先进个人和10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了表彰,同时对累计服务时数超过一定小时数的志愿者进行星级认定,共635人成为首批“广东省五星志愿者”。

  全省注册志愿者370万

  据了解,目前我省共有注册志愿者370万,累计组织动员1244.4万多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我国省级志愿服务最庞大群体之一。

  笔者了解到,由于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以回报社会,还能增长才干,实现自身价值,越来越多的老广把当志愿者当成一种社会时尚。将昨天国际志愿者日定为“大婚”日子的数对广州志愿者新人,都表示“将家庭的幸福寄附在志愿者的幸福上,可能更来得永恒”。

  志愿服务遭遇经费困境

  从全省范围内看,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监督、评价等方面的制度尚未健全,志愿服务的政策保障、资源供给比较困难。笔者透过一项调查发现,我省69.9%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的时间不到一年,有些地区志愿者流失率甚至达40%。

  “很多人不清楚哪些地方需要志愿服务,不知道怎么服务;有的则经费不足,难以为继。”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队长李森举例,该队经常性参加服务活动的志愿者有1000多人,基本的交通、误餐、饮水都由志愿者采取AA制分担。“我们虽然有社会资助,但少之又少,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李森说,一个100人参加的小活动,按交通、午餐、饮品每人10元的标准算就要1000元,这对于没有经费来源的志愿者队伍来说,确实承担不了。

  表彰体系与考评挂钩

  笔者了解到,广东已成立全国首个公募性志愿者基金会,为志愿服务事业筹得3100多万元;省财政于2008、2009连续两年共下拨1000万元志愿服务专项资金。而在昨天的国际志愿者日,省委、省政府还为广东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送上了“大礼包”。

  昨天,广东对100个先进集体、100名先进个人和10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了表彰。其中先进集体包括:8个金奖、25个银奖和67个铜奖;先进个人包括9名金奖、32名银奖及59名铜奖。同时,还对累计服务超过一定小时数的志愿者进行星级认定:服务满100小时为一星级,服务满200小时为二星级,服务满300小时为三星级,服务满400小时为四星级,服务满500小时为五星级。

  据介绍,今后,省志愿者联合会每年都会对“广东省五星志愿者”进行集中认定和授予;每两年会评比一次志愿服务的“金、银、铜”奖;每4年评选一次全省志愿服务的最高荣誉奖。星级志愿者、志愿服务“金、银、铜”奖都会与各项重要考评“挂钩”。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将会对优秀志愿者在晋升、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