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东兰花汶川盛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08:09  南方日报

  援建“输血”更“造血”:扶持旅游和高附加值农业,汶川工业园成新希望

广东兰花汶川盛开
惠州援建的三江乡的水乡藏寨,与湖、亭、山浑然一体。南方日报记者张由琼摄

  “你知道我的旅馆有多大?630平方米,投资50多万。”站在自家的藏式小楼旁,三江乡河坝村村民李立全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他家未来将发展农家乐,楼下是大厅,楼上20多间房子。

  李立全身后,傍水一侧的33栋白泥外墙的藏式小楼,组成的“藏家风情园”,已和惠州援建者打造的湖、亭、山浑然一体。

  广东从开始援建汶川之初,除帮助恢复重建外,因地制宜,帮助汶川提升“造血”功能更是援建的重点之一。日前,省委书记汪洋充分肯定“输血与造血并重、重建与发展并举”的援建思路,并希望援建工作既充分考虑汶川县经济、社会、文化、自然条件和民族等各方面实际条件,又立足长远,统筹规划产业配置、功能定位,增强灾区自我“造血”功能。

  农家乐、猕猴桃、兰花……不到500天的时间,因地震几近“休克”的汶川,在广东的不断“输血”下,已初步恢复了呼吸。

  ■南方日报记者张迪杨大正汶川报道

  “旅游牌”创意不断

  在三江乡,李立全并非个案。苏良洪一家的生活也因广东援建彻底改变。地震前,他和妻子在位于水磨镇的铁厂做工,夫妻俩早上骑着摩托车上班,下班后摸黑走建在悬崖边的山路,回到家已经是凌晨。打工给4口之家每月带来1500元,但两个读小学的女儿无人照顾,只能自己做饭和做家务活。

  苏良洪幸运地抽到“藏家风情园”后,和妻子安安心心地呆在家里致富。惠州工作组帮助河坝村建设33栋农家乐后,看到实惠的其他村村民纷纷效仿,不到两个月内,三江的农家乐户数从震前的40多家猛增近10倍。

  “种蔬菜、种玉米乡亲们几时才能致富?我们调研后就将目标定位为恢复生态旅游”,惠州工作组组长范中杰说。事实证明,援建中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起了效果:拥有“水乡藏寨”、猕猴桃等资源,三江乡正在申请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座五星级酒店准备动工,“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

  三江、水磨镇、漩口镇、映秀镇,这四个围绕在紫平铺水库周围的独立乡镇,在广东援建者同心同力打造下正在成为一条“黄金旅游走廊”。

  “旅游牌”的创意还不断在汶川其他乡镇产生———珠海打造的“大禹故里”;汶川最北端,曾经封闭落后的龙溪乡经过湛江工作组打造后,起了个极富吸引力的名字:“最后的羌人谷”。

  汕头兰花空运至汶川种植

  位于峡谷中的草坡乡气候及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乡亲们世代种菜营生,效益产值不搞。能否将已形成产业的汕头兰花引入草坡?

  “汕头农业专家前往草坡调研,发现该地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花卉的生长,花期催花比其他地方提早半个月”,工作组干部杨焕新介绍说,“兰花种植基地”在今年4月初建起,兰花温室大棚内恒温、恒湿,“按最高标准建设”。首期试验培育的蝴蝶兰苗多达2000多株,且均从汕头空运而来。

  “今年产值能达到100多万,也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杨焕新说,援建的同时也输出了兰花技术。

  三江乡的麻柳村盛产猕猴桃,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马上捐助了10万元,帮助麻柳村发展猕猴桃产业。在惠州工作组的大力推广下,猕猴桃种植面积也由震前的两千亩,增加为四千亩。

  肇庆市援建工作组也正在策划成立一个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用来指导当地村民种植甜樱桃、优质高蛋白玉米和马铃薯等农作物,带领克枯农民奔小康。

  “援建的不仅仅是农屋、道路、学校,更要通过发展旅游业、建立猕猴桃基地等,通过‘造血’计划,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范中杰说。

  工业园:汶川新希望

  汶川经济占阿坝州的2/3,财政收入占全州的1/3,也是阿坝州的重工业集中地。目前,广东正努力帮助汶川扩大位于漩口镇的工业园面积,让更多的企业能在当地落户。广东还全力支持位于成都市金堂县的“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区”建立,并帮助汶川在区内建立“广东—汶川工业园”,规划面积为4.5平方公里,预计至2014年入园企业基本建成投产。

  省工作组副组长朱耀忠介绍道,“广东—汶川工业园”作为广东支援汶川产业恢复重建的重点项目,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为汶川提供更多的财政来源及就业机会。

  广东为汶川“量身打造”的产业,给了人们对汶川新的期待,也给了汶川新的希望。

  统筹胡念飞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