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厨师到数码造梦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08:25  解放日报

  他,曾经是和平饭店的顶级大厨,给撒切尔夫人等外国政要烹制盛宴;

  他,曾经对一台苹果电脑如痴如醉,并为此辞去工作,玩起了看似“虚幻”的多媒体;

  他,曾经一次次关公司、开公司,不为赚钱,只为拒绝平庸和重复,不断挑战未知。

  在上海的多媒体圈子里,胡俊多少有点另类。这个人,不仅入行经历颇为传奇,有时候放着百万元的项目不接,还经常有“奇谈怪论”,对多媒体行业有与众不同的见解。现在,他经常出没于石龙路附近的一片创意园区。那里驻扎着30多个影视制作、设计类的小企业。他相信,这里会诞生传奇和成功的故事。

  一台苹果电脑的诱惑

  九十年代初的上海,普通人月收入不过几百元,20多岁的胡俊在和平饭店当厨师,收入远远超过前者。胡俊很热衷于代他人通宵值班。那时厨房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可以尽情地尝试各种食材的配搭,尽情地尝试各种新菜的做法。

  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访问上海时,来和平饭店用餐。原本掌勺的厨师长因故缺席,胡俊临时“顶班”,一道“水晶咕肉”技惊四座。不多久,胡俊的名气,传到了黄河路、乍浦路等美食街。

  收入节节攀升,名誉接踵而来,让胡俊有点不知所措,似乎继续做下去,已经没有挑战。有一天,他花了1万多元买了一台苹果电脑,对着屏幕乱敲键盘,突然发现绘图软件里,居然有“撤销”功能。不管在电脑上“画”了多少笔,只要按撤销键,又能恢复到“白纸一张”的状态。

  “电脑这东西真神奇,像时光机器!”胡俊感叹道。接下来三个月,胡俊每天和往常一样出门,告诉父母去饭店“上班”。一走出家门,他便奔向自己租的一间小房子,在里面闷坐一天,琢磨“神奇”的电脑。他的英语水平不高,就买了英汉词典,对画图软件里的操作命令,逐条翻着字典看中文解释。从绘图,再到多媒体制作,越来越有趣,越来越痴迷。

  只是,一直这样躲在外面“假上班”也不是办法。胡俊辞去厨师职位,带着他半生不熟的电脑技术自主创业。

  一次奇妙的海外邂逅

  1994年,胡俊正式开始创业之路。第一桶金来自于两套总价48万元的触摸屏查询系统,买家,是他的老东家和平饭店。如今随处可见的触摸屏设备,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上海还算很新鲜。

  1998年,他又突发奇想,要“出去看看”,于是把公司交给朋友打理,自己揣着一本好易通电子词典,先游历欧洲,最后落脚在加拿大魁北克。那里,是世界的“多媒体之都”。

  在蒙特利尔的路边咖啡座,胡俊发现一个光头老外,“看着挺有艺术气质的”。胡俊在好易通屏幕上打出一行英文:“你是做设计的吗?”也不打招呼,把电子词典塞到老外面前。老外一脸狐疑,然后看了屏幕上的字,回答了一声:“Yes!”

  胡俊觉得自己像中了彩票般。第一次在异国街头搭讪,就碰上一内行,无奈自己英语水平有限,手舞足蹈了半天,也不知道讲些什么。老外倒是很机灵,又说了一句“Follow me(跟我来)”,就把胡俊带上了自己的汽车。胡俊还暗自担心,是不是遇到了人贩子。

  事实上,这位老外名叫让·泼尔,是业界“大牛”。他在魁北克开办的朗贝尔设计事务所,是专门为好莱坞大片做视觉特效的专业公司。胡俊的误打误撞却被带入一个视野开阔的全新平台。

  在朗贝尔的两年里,胡俊最大的收获,是刷新了他对于“多媒体”概念的认识。朗贝尔事务所不管接什么项目,都把人的体验放在第一位,让人看着舒服、听着舒服、留下深刻印象,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他们并不介意采用的技术是不是最先进。胡俊顿时有醍醐灌顶之感。因为当时的国内多媒体企业,包括胡俊的公司在内,都仿佛进入了一个怪圈:多媒体,越多高科技越好。在朗贝尔的“开悟”,让胡俊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陪年轻人一起“折腾”

  从加拿大回国后,胡俊继续“折腾”。

  2001年,他的公司经过注资、重组等一系列资产运作后上市了。这在别人眼里是巨大成功,但让胡俊再一次体会到当初在和平饭店一夜成名后的感觉:找不着北。“昨天还在专心画图的小年轻,第二天就在谈论股价,对虚拟账面数字追逐胜过了对工作本身的专注,我不喜欢这样。”

  于是,他带着20多名员工另立门户,公司虽小,但“踏踏实实做事”。到2003年,他又想“转型”,不再做简单的多媒体内容制作,而做一些体验性更强的东西。于是他又把公司卖了,再办新公司,只想把他在加拿大悟到的东西付诸实践。

  胡俊追求的多媒体,到底是怎样的呢?来看看他在2007年工博会上惊艳亮相的“未来办公室”———

  这里看不到传统的电脑显示屏,通过投影,普通的桌子成了显示电脑桌面的“显示屏”。手掌在图标上轻拂,如同电脑鼠标的点击功能。选中某图片,把它传给桌子对面的同事,还是用手掌,把图片轻轻一“推”就成。这些都和著名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中的场景十分相似。

  其实,这背后的技术原理并不复杂。红外感应、热感应等技术和设备都已相当成熟和普遍,但和合适的材料、灯光组合在一起,又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几年来,胡俊的项目几乎都有这套“未来办公室”的影子:技术不复杂,复杂的是组合。所以渐渐地,他也形成了自己的“多媒体观”:多媒体,就是跨界。

  为了实现他的“跨界”观,他在徐汇区石龙路建了一片电子艺术产业园,为更多和他一样,对多媒体艺术充满创意的年轻人搭建一个梦想的舞台。凭着多年的行业积累,胡俊可以“拉”来不少大项目,比如澳门回归十周年的视频展示、顶级奢侈品旗舰店的互动展示……然后,再“分包”给园区内的设计、制作甚至装修企业,共同完成。

  胡俊成了“包工头”?不,在园区年轻人的心目里,胡俊更像一个“精神导师”。常常有年轻人带着艳羡的口吻对他说:“你是传奇,我们怎么能跟你比?”他的回答很简单:“就算我是‘传奇’,也有自己的弱项和盲点,你们三四个不同领域的年轻人加在一起,还不超过我?”

  胡俊说,现在自己已经无所求,看到年轻人变得成熟、自信,是最大满足。

  不过,他还在念叨一件事。“三五年后,我想在这里开家餐厅,用最好的食材和最别致的展示,给人全新体验。名字都想好了,叫‘华山论菜’。”厨师和多媒体人,胡俊曾经的两个身份,也许将在这个餐厅里得到完美融合。


本报记者 章迪思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