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整治首日 汉正街畅通多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08:27  长江商报

  硚口区多部门将制订详细整治方案,市民呼吁常抓不懈

  “从集家嘴坐523路,5分钟就到了沿河大道多福路路口,以前这段路走半个小时一点也不奇怪。”昨起,汉正街综合整治行动全面展开,公安、城管、工商、交委等部门分别组织实施严管举措,汉正街及周边路口增设百余块指示标牌。硚口区委书记王绍志率领区交通大队、城管局、交通局等10多职能部门,在汉正街沿河大道巡查交通情况。过往车辆及行人均表示,汉正街周边昨日较往常“畅通”多了,希望这样的整治能够长期坚持。

  记者在整治现场发现,随着对微面、货车的严格禁行,摩的开始多了起来,不少店主在工作人员离开后,重新出摊经营。王绍志在现场提出,将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拿出相应细化的整治方案,以整治交通为突破口,对汉正街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今天是多部门整治汉正街的第一天,我们要抓长效。”昨日,硚口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汉正街综合整治,由副区长牵头,公安、交管、工商、管委会等多部门成立专班,近期将重点整治消防通道、物流、客运以及出店经营等。

  现场

  大多限行路段畅通

  502路司机小张每个班次都要途经汉正街第一大道,从中山大道多福路口行至沿河大道多福路口,这段长不过1000米的道路成为他最头疼的一段路。昨日13时,是平时汉正街最拥堵、公交车最难走的时候,以往需要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通过这段路,只花了5分钟就通过了。

  记者在交通限行路段看到,往日车挨着车的汉正街第一大道(多福路)、三民路、集家嘴路口等处的微面、货车都不见踪影,车辆通行非常顺畅。沿河大道上的车辆仍然走走停停,在万商白马停车场的入口、石码头正巷路口等处,等着进入场地的停车场或者卸货的车辆占据了一个车道。

  为方便广大驾驶员能正确行车、停车,交管部门在相关路口增设100余块交通标志标牌。为确保汉正街畅通,汉正街外围也设置7个治超治限点;在汉正街邻近道路路口增设21个岗位,并在沿河大道和中山大道沿线如六渡桥、民意四路、多福路、友谊路等增设14个岗位重点加强对货车的控管。

  为确保通告新规落实到位,交管部门还增加整治警力,派出20人,对汉正街及周边区域的机动车违停及走禁行线等违法行为进行整治。

  新问题

  麻木禁了 摩的多了

  14时,记者在汉正街第一大道(多福路)上发现,虽然道路非常畅通,但道路两边的人行道上出现了大量摩的。摩的车主周先生表示,这样大范围的对微面限行,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不过周先生也表示,他还是会尽量“躲”着交警的,以免惹麻烦。通行于道路上的摩的,不少都负载着大量货物,最多的差不多也能占据半个车道。

  麻木基本上都避开了大道,停靠在了小巷子的入口。车主笑着说,停在角落里安全一些,生意还可以,“周末人多,穿行小巷不容易,生意也不是太好”。

  陪母亲买年货的李丹表示,现在汉正街的周末跟步行街差不多,到处都是打货的或购置年货的人,摩的、麻木到处穿行也很危险。不过如果连这个都禁止了,基本上就只能靠走了,希望能够通过管理让这些“代步”的车辆规范行驶。

  商户:忧心生意受影响

  “今天这样无所谓,平日还这样生意就会影响了。”店内囤积了大量圣诞商品的陈老板有点忧心。说话间,三五个学生来到陈老板的商铺,购买了一大堆娃娃和圣诞帽。

  陈老板介绍,周末基本上都是散客生意,生意本来就不如平常好,大客户还是学校周边商店的老板。好几个老客户约好了周二、周三来进货,这样限行微面他还是有点担心。“限行了,打货的能拿多少就拿多少,生意肯定会受影响。”

  特写

  综合整治后,再来汉正街打货:

  “现在进出方便多了”

  昨日上午10点左右,许安驱车离开了位于莲花湖的家。一个月前,他曾经足足花了两个小时才从沿河大道到达汉正街第一大道。“今天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刚下晴川桥,许安突然发现路面整洁通畅。

  现在能节约半小时

  许安还记得,一个月前,突如其来的降温和大雪让他慌了手脚,只能到汉正街买过冬的衣物。“当时沿河大道被堵住了,我刚一下晴川桥就动弹不得,花了40分钟才找到车位。”

  话还没说完,许安已从晴川桥顺利到达了汉正街,这里是一条零食坚果和副食品的市场。“这种车位一般都被大货车和面包车占满。”很快,许安找到了一个空车位。

  走到一家店铺后,许安挑选了“开心果”和核桃、水果糖,他说,妈妈一定要求现在将年货买回去,不然过年前就更加堵车了。“现在看来,过年前来买也不会再堵车。”买完坚果零食,许安回到停车的地方,从下桥到再次上车只用了13分钟。

  “服装市场宽敞了”

  “汉正街第一大道服装批发市场以前有大量微面和货车,面包车下货后,车主都喜欢将车就地停在路边,等待有新顾客租车送货才会离开。

  顺利地停好车后,许安走进市场,他要帮妈妈买一套棉质睡衣。和大楼外面的情况一样,市场里的小路也变得宽敞许多,即使偶尔有送货人拖着板车经过,也没有引起拥堵。店主很神秘地说,“不能摆摊出来,要罚款”。

  中午12点不到,许安已经买齐了需要的所有东西,他赶忙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我要回家吃午饭,等我回来一起吃。”

  声音

  “不让摆摊子出来,确实宽敞不少,上货下货也方便多了。但是,客人走马观花看看就走,很少进店。生意多少受到些影响。”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商铺老板

  “以往进出送货很痛苦,一天最多能跑两趟,今天汉正街道路畅通,把送货时间压到晚上,行人少了,和私家车也避开了少。”

  ——货车司机小李

  “今天的垃圾比前几天少多了,我还有时间和同事说会儿话。以前就是那些货车、面包车堵住路口,吃的方便盒还到处扔。”

  ——汉正街环卫工人陈师傅

  本报记者 周琦 徐靓丽 王晴 许兰超

  通讯员 董兵 程凡耘 邓钢 杨斌 余利军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