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策紧缩的预期已不存在经济刺激政策将继续下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08:39  华龙网-重庆晨报

  猜想一

  如何评价当前经济形势?

  保增长取得显著成效的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为了未来长远发展,要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多下功夫。

  “中国经济实现8%以上的增长已无悬念,全世界的经济学家形成了共识。回想年初,对经济走势有‘V’形、‘U’形、‘L’形、‘W’形等争论,很多人很悲观。现在争论平息,中国经济成功实现了‘V’形反转。”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

  虽然最糟糕的时刻已安然度过,但中国经济离走上健康的复苏之路显然还有一段路程。

  外需还在持续萎缩,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中国经济延续了长期以来发展粗放、结构失衡的强大惯性。

  猜想二

  如何定调明年经济目标?

  11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被视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会”。

  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会议并提出明年工作的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各方担心的话题围绕着“中央经济会议会不会出台紧缩信号”而争议着,而会议召开后提出的政策不变基调,彻底结束了刺激政策是否会在此时退出的争论。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2010年经济总基调将会延续2009年内容。而政策调控将根据经济增长的态势和通胀发展的程度进行力度、节奏、方向和重点上的改变。有官员表示,半年,将是政策转折的一个初步时间点。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专家梅新育表示,眼下,世界经济尚未根本回暖,中国经济回升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扩张性政策在明年上半年应当不会出现急剧收缩,但政策微调亦是必然。他认为,在此轮应对危机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货币政策来年将回归真正的“适度”。虽然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未必会很快调整,但官方会在信贷政策上有所动作,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实行“差别待遇”。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仍低于长期潜在增长速度,物价上涨压力不大,因此,2010年应以“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为基本政策取向。范剑平表示,2010年的经济刺激计划在方向和力度上作出微调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很可能会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中体现出来。

  与经济基调密切相关的是政策目标,很多人判断未来政府将会坚持GDP8%的增长目标,但更多人认为经济工作会议可能会淡化这个提法。对于货币政策目标,之前来自银监会的信息表明,明年新增信贷规模可能在6万亿-7万亿,广义货币增长(M2)目标维持17%左右。

  猜想三

  扩大消费将有新举措?

  扩大内需,将成为引领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体。

  在具体措施方面,11月27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十项具体的方向,除了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和宏观调控之外,消费成为首先提及的内容。会议提出,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

  商务部网站刊出的一篇署名文章《促消费———期待加大治本力度》在近日引起各方关注,被视为有关扩大消费政策的定调信号。

  可以预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将延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完善促进消费政策”。

  从记者了解到的比较可靠的信息来看,家电下乡产品范围或将扩大。

  猜想四

  防通胀将成会议重点?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表示,尽管从价格指标上看,目前仍处在通缩局面,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引发了通胀预期。随着美元贬值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能源原料价格大幅上升,输入型通胀压力中国将不得不防。

  价格研究专家徐连仲在《瞭望》上撰文指出,中国当前虽有通胀预期,但在不改变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收入两极分化格局的情况下,2010年难现严重通胀。文章以“没有引发价格大幅度上涨因素”、“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CPI影响不大”、“信贷资金的大规模投放不是通胀充要条件”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难现严重通胀的原因。

  文章在最后指出,在目前粮食供应充足、经济刚刚处于复苏阶段的情况下,不会因暂时的政策性流动性过剩而出现通货膨胀。

  对于通胀预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则表示,管理通胀预期一方面要加强货币管理,调整信贷规模防范未来通胀。另一方面,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增加有效供给,也是管理通胀的有效手段。

  陈东琪表示,明年的发展态势可用“高增长、低通胀”来形容。所以,明年要防范通胀预期,但也不要太高估明年的物价上涨,只是要控制好未来通胀预期。我们要努力找到控制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点。管理“通胀预期”并非通胀已经来到。通胀是以后的问题,而不是当下的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控制给未来通胀带来的压力。

  猜想五

  如何定调房贷优惠政策?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近日说,现行房地产优惠是续是停,将取决于很快就要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目前国家各相关部门还未就此制定明确意见。

  此前,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曾对媒体表示,鉴于目前经济回暖、房地产市场向好的形势,楼市优惠政策有可能在年底到期后终止。

  不过,对于优惠政策的走向,齐骥的表态更为谨慎。他认为,优惠政策能否“延期”,主要还是看大的经济环境,虽然经济已经企稳回暖,但是基础还不稳固。

  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李慧勇表示,去年末提出的一系列房地产刺激政策属于短期应急政策。目前来看,房地产行业在特殊时期的“保增长”任务已经完成,这些购房优惠措施在年底到期后可以结束。他同时强调说,根据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明年也没有必要在房地产开发环节再推出新的刺激方案。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则表示,优惠政策的结束应该不会搞“一刀切”或者“急刹车”。政府不会让已经有所起色的楼市重新陷入低迷之中,因此优惠政策将会“有收有放”。

  李慧勇也表示,应该区别对待房地产优惠政策。在房地产消费环节,我们还是应该鼓励的,比如银行的房贷优惠利率还是可以继续实施的。

  分析人士对此称,真正决定消费者购房行为的还是合理的房价,如今畸高的房价阻挡了人们的购买行为。所以,还需要提出一些合理的措施稳定房价。

  对于来年的房地产相关政策,观察人士指出,中央已经意识到居高不下的房价的危害,有关部委已经在抓紧调研,或将制定调控房地产的政策,以减小持续攀升的房价对扩内需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表述,或许会有新的提法。

  猜想六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重点讨论?

  11月19日和12月3日,《人民日报》两篇呼吁收入分配改革的调查报道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市场在猜测,《人民日报》的两篇文章是不是意味着,在即将开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重点讨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并将其作为明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任务?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李迅雷称,他早已关注到《人民日报》这两篇有关收入分配的报道。“这说明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非常尖锐的问题。”而此话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抛出,显然别有深意。

  李迅雷指出,2010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将是调结构,而收入分配结构也将成是调结构的重要内容。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开幕。这次会议将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总结2009年经济工作,对2010年经济发展作出部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备受各方关注,原因在于为明年中国整体经济工作定调。可以预见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台“政策紧缩信号”的预期已不存在,明年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无悬念,稳定仍将是大方向。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有关经济政策是否保持连续性、促进消费需求以及如何应对通胀预期等热点颇受关注。

  制图

  张异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