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视问卷调查 通胀离我们有多远?

  

央视问卷调查通胀离我们有多远?
吴敬琏接受央视采访

  42%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认为,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防御通胀的最佳手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再次引发经济界关于通胀预期的讨论热潮。央视《经济半小时》就当前经济界所关注的问题,对百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进行了问卷调查,主题是:通胀离我们还有多远?这可能是当前中国经济所面对的最大的一个悬念。虽然,今年前10个月,中国的CPI和PPI总体仍处于负增长。但从信贷规模大幅上升,到蔬菜、水电油气、有色金属、主要工业品价格普遍上涨,引发了经济界对通胀预期的讨论,调查力图破解这个悬念。

  通胀会来吗?五成被访专家:正面临明显通胀预期

  最近两个月以来,上海、天津、沈阳、广州、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都已经举行了水价上涨的听证会;电价调整也渐行渐近。全国平均销售电价或上调2分左右。与此同时部分城市的燃气价格也有20%的上浮。此外据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十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上升3.9%,涨幅较九月份扩大1.1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五个月上涨,且创下十四个月最高。环比则涨0.7%,为连续八个月上涨。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所常见的热钱流入也一直伴随着中国经济大发展。这些因素均成为目前关注通胀问题的焦点。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2%的被调查的经济学家、企业家认为:我们正面临明显的通胀预期,但通胀还并未到来;有42%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认为通胀真正来临的时间预计是在明年下半年;77%的被调查者认为,货币投放过多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43%的被调查者认为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疯涨最能表现通胀的显现。但是对于通胀来临,最高峰值能达到多少,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的观点普遍认为通胀率仍然会是维持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57%的被调查者认为最高通胀率的峰值将在5%-10%之间。

  如何防通胀?专家认为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最有效

  当前我们最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御通胀风险或者减轻通胀危害呢?42%的被调查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3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控制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过快上涨;13%的受访对象认为是阻止热线过快流入;还有11%的人认为是控制物价普遍上涨。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现在之所以通胀率仍然呈现同比负值,并不意味着没有通胀的阴影。真正观察通胀的准确数据变化应该是看CPI的环比指数上升。而中国的这一数字在10月就已经呈现出环比上升。因此关注通胀并且进行及时的政策调整现在就有必要着手。吴敬琏说:“如果转变增长方式没有取得进展,那你只能靠财政、银行用多发钱多投资来支撑,你减弱这边它马上就下来了。当然速度下来不要紧,怕是怕就业下来了,这就麻烦了。靠投资的结果需求就不足,需求不足靠什么补呢,出口补,所以粗放增长方式在这四要素之间它依靠的是投资和出口。”

  如何让财产增值?五成被访专家选房产

  吴敬琏对此表示:“对一般的工商业经营者来说,在通胀的情况下可能很难经营得好的。通胀很难把通胀造成的损失完全抛掉。对于损害最大的就是所谓从手到口的普通工薪阶层。”那么如果通胀来了,我们的老百姓如何才能让财产保值增值?是买房子,还是买股票?还是买黄金?

  53%的被调查经济学家企业家选择投资房产;20%选择保值储蓄;17%选择购买黄金;13%选择投资股票;6%选择购买保险。记者在调查当中发现,选择哪种方式理财,与个人的兴趣和所研究的长项有着密切关系,对于一些熟悉资本市场的被调查者而言,投资股市是最好的增值方式。据央视经济半小时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