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脚都”是什么东东

  刚到长沙的当天,朋友设晚宴接风,酒足饭饱宴席散去,朋友非邀我去体验洗脚,还神秘兮兮地说,“首都”是北京,“脚都”是长沙,来“脚都”不洗脚,那才白来呢。这个“脚都”是个什么东东,还真把我一下子蒙住了。

  根据词典的释义,“都”除了“全部、已经、甚至”外,就是“带有宗庙性质的大城市”之解,由此说来,“脚都”顾名思义表述的是长沙乃一洗脚的大都市。 用“都”的方式来定位洗脚在长沙的地位,是长沙人爱干净从不与臭脚结缘?还是洗脚这个行业在长沙已经对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些恐怕都不是。时下,洗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在工商管理上,它可能与洗浴、按摩等行业同归属于娱乐业,或者叫“特业”。“特业”这个概念本身就说明了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具体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称之为“特业”?我想这是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又不愿意直说的问题。也许它的属性还可能是娱,如果是这样,说明洗脚这种行为本身有娱乐的性质,或者说是通过洗脚可以给被洗者带来快感和享受,那它应该与KTV是同一性质。

  这样分析就能够看出,“脚都”的概念其实也就是“娱乐之都”的一部分,只不过更加具体化和有指向性了。洗脚其实跟洗手洗脸一样,都是人类清洁身体的一种方式,只不过脚的社会分工跟手脸不一样,没有手脸那样洗起来方便,所以洗脚大都是在家、在晚上进行。如果能随脏随洗的话,我想脚肯定比手干净,因为脚不会像手那样爱管“闲”事儿。这样把话说回来,“脚都”表述的是一种消费形态,折射的却是一种对文化的认同。现在文化的概念越来越平民化了,什么都可以归到文化里,什么厕所文化、神鬼文化、骗子文化等等都用文化的外衣包裹着。打文化牌吃文化饭发展经济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文化的定义都用到这些地方,那真是文化的悲哀。媒体上经常传出某地举办“性文化艺术节”、某城成立“潘金莲研究会”等等,这些所谓的文化被包装后堂而皇之地走到了大庭广众之下。“脚都”其实也应该有这样的噱头,但如果只考虑发展经济不关注它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性,我想那是舍本求末,不仅收不到想要的效果,甚至还会妨碍、断送了这个城市本身已有的品牌。

  “脚都”的命运也一样,无论洗脚在这个城市是如何发达,无论它带给人们的感受是如何的妙不可言,但它在文化的范畴内,还是非积极的,或者说是非主流的,对这种形态的文化认同也是亚健康的。长沙有很多值得用“都”来命名的东西,像“教育之都”、“娱乐之都”、“科技之都”等,但最好别叫什么“脚都”,这个“脚都”破坏的不仅仅是文化,还有大家对“星城”这个美丽名字的文化认同。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