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帮助空巢老人 贵阳在行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09:41  贵州都市报

  小小红丝带

  “小小的红丝带,用处大着呢!上次我胆结石病发作,刚在窗口挂起红丝带,居委会人员就来敲门了……”家住南明区法院街社区小河巷64号80岁高龄的老人蔡明一提及“晚霞彩带”,说不出的激动。

  40多年前,蔡明因生意失败,老伴携带儿子离自己而去一直没回来,自己则靠社区照顾和低保维持生计。没有“红丝带”前,许多如换灯泡、搬大米等重活做不了,只能求助邻居,邻居不在家时,只有干着急。

  法院街社区书记侯美荣介绍,“红丝带”是社区专门针对行动不便和空巢老人而想出的一种简便、快捷的求助办法。居民小组长和值班委员必须每天多次到辖区空巢老人家的院落查看。目前,该社区上百名老人均收到了“红丝带”,平均每月有20人次得到帮助。

  温情热线

  在云岩区贵山社区94岁的孤老高玉珍老人家中,有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片中的高玉珍老人笑得合不拢嘴,上面有社区委员、退休老党员还有戴着红领巾的孩子,原来这些家庭成员都是老人身边的志愿者。

  “冬天送煤送被子,春节送米送油。周末有少儿志愿者陪,平日一遇到什么难题,只需一个电话,就什么都解决了!”说到志愿者,老人很感动。

  据悉,在云岩区,针对社区的空巢老人专门长期开展的“点对点”帮扶工作,包括为老人们洗衣、烧饭、打扫卫生、照看洗澡、外出陪同、读报、聊天、陪同看病、临终关怀、代购生活用品等各种服务。

  邻里守望

  “有‘邻里守望制’,我们的老人真正实现了‘居家养老’!”在小河区,各社区安排志愿者或邻居每天“路过敲门,电话询问”,掌握他们的生活起居情况;而社区工作人员还一帮一地对老人专人看管。

  儿子常年在外工作、丈夫去世。作为一名空巢老人,家住小河区兴隆社区的67岁老人赵淑瑗现在一点都不孤单。因为社区志愿者时常来看望她,了解她的困难,接她到志愿者家吃饭,陪她聊天。

  2005年,赵淑瑗在家打扫卫生时,从凳子上摔下撞到头部造成脑出血。兴隆社区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把她送进医院抢救,因抢救及时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出院后,赵淑瑗落下了后遗症,行动不方便,无论是社区工作者,还是物管、邻居,大家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帮助她,帮她买菜做饭,陪她聊天,社区医生送医送药,不定期上门测量血压,提供康复服务,让她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据悉,像赵淑瑗老人一样的“空巢”和孤寡老人在小河区基本上都能得到来自社区“大家庭”和志愿者的细心照顾。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