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国企进不了,去浙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13:37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李星言 通讯员 王瑶 报道

  本市某重点高校化学系毕业生朱小姐已签约沪上一家颇有名气的民办中学当老师,可在昨天浙商来沪招聘现场,她为向一家公办学校抛出“绣球”,甘愿自降薪水。尽管今年浙商以“高职位高薪资”作招牌,可现场不少求职者愿意异地就业的前提却是 “进国企或事业单位”,“上海的进不了,就去浙江,薪资无所谓,稳定就行。”一名求职者表示。

  为进公办学校自降薪水

  “你已经签约上海一家不错的民办中学当老师,月薪超过5000元,为什么要跳槽到薪水较低的外地学校呢?”在昨天“浙江省——上海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现场,一所公办学校招聘负责人对求职者朱小姐的选择有些不解。

  “民办学校薪水高、但压力也大;公办学校工作更加稳定,让我也更有安全感。”朱小姐还算了一笔账,浙江这所学校的薪资尽管略低于上海,但从租房、交通等生活成本综合考虑,每月实拿到手的钱反而更多。

  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动力技术研究中心洽谈处,硕士、博士排起长龙。最早赶来排队的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研三陈同学表示,对这家企业特别青睐的理由除了专业对口外,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它是国企,“国企在科研投入方面更具优势,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大型项目。”

  国企人气超过著名民企

  尽管此次浙商来沪招聘以 “层次高、待遇好”为招牌,不少民企的副总、总工程师等技术、管理类高级岗位年薪可达百万,但在昨天现场,记者发现,一些国企或事业单位的洽谈处比许多著名民企人气更高。当天不少求职者都是“新上海人”,他们坦言,相对于往年追逐的高薪酬,如今国企的稳定性、发展空间及福利构成的综合实力更具竞争性。

  在一大早就赶来排队应聘国企的求职者里,应届毕业生更占了大多数。一名普通高校学子坦言:“上海的人才竞争相对较为激烈,非名校的本科生要进国企或事业单位更是难上加难。如果周边城市有这类机会,可能比在上海一些小的民企或外企工作更好。”

  据悉,本次活动共有280家单位前来招聘,应聘者近5000人,其中博士1200余人,具高级职称者200余人,有1730余人达成初步意向,77人当场签约。

  “好工作”定义引学子热议

  不过,对于不少应届毕业生挤破脑袋进国企只为图稳定的做法,不少用人单位表示,“发展空间”才是大学生择业的首要考虑因素。在日前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大学举行的 “美丽启航”职业规划校园宣讲会上,“怎样才算好工作”成了现场600多名应届毕业生热议的话题。“原本以为好工作无非钱多事少并且稳定,但做了职业规划后才发现,如果工作本身很有意义、能积累有价值的经验、也能激发自己兴趣,这样的机会就不应错过”,上外大四学生王同学表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