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冷:教师“厌教”降低教学效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13:41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杨玉红 报道

  学生“厌学”现象受到社会多方关注,教师“厌教”现象却无人问津。近日,在市教研室、普陀区教育局举行的全国有效教学研讨会上,专家指出,教师“厌教”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校应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遏制“厌教”现象蔓延,引导更多教师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厌教”现象受关注

  上课铃声响起了,教师没有迫不及待地走进教室,而是在班级门口徘徊:要不要走进教室呢?一节课35分钟,老师讲课的语调一成不变,讲台下的学生不动情不动心……上师大学科教育研究所谢利民所长指出,当前教师 “厌教”现象日益增多,这些教师上课没有激情,精神状态不佳,没有人格魅力,在课堂上没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教师“厌教”还有一个表现,课堂上,这些教师常忽视学生的提问、回答。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钟启泉教授指出,课堂上,一些教师习惯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走,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不会对学生的一些发散性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解答,千方百计地“勾引”学生不断向自己设定的标准答案靠拢。

  魅力教师影响学生一生

  “亲其师、信其道。 ”如今,满头白发的上海市教育学会张民生会长还能很清晰地回忆50年前高中时代物理课,一节一节课的课堂情景历历在目。当年,执教的物理教师毕业于英语系,因高中推广俄语,无课可上的他自告奋勇改教物理。

  “半路出家”的物理老师非常特别,张民生回忆道,上 《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课时,老师特意带了两双溜冰鞋,让两位学生站在讲台前,分别穿好溜冰鞋拉绳子,一位学生用力拉绳子,另一位学生向前移动,拉绳子的同学也向前移动了……10分钟游戏结束了,班级所有学生都明白,力不仅有作用力,还有反作用力。

  每节物理课,老师都以10分钟的实验、游戏开始,激起很多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班级很多学生志愿表上的10多个志愿全部都是 “物理系”,并愿意将物理学习和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专家观点]

  教师要摆脱职业倦怠感的束缚

  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就不可能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就不可能认真刻苦地钻研教学业务、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也不可能做到满腔热情、耐心细致地关心、爱护、帮助学生。谢利民指出,教师只有摆脱了职业倦怠感的束缚,不把教师工作当成谋生手段,而是出于自己的精神需要和人生追求,才能在教育活动中自由地、创造性发挥自己智慧和才能。

  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纠正当前存在的“厌教”现象,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至关重要。谢利民呼吁,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需要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更需要教师不断强化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学校也需要修改相关管理制度,为教师“松绑”,校长主动帮老师卸掉 “升学率”、“成绩排名”等负担,让更多教师轻装走上讲台。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