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六大疑问指向“砒霜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13:43  新闻晚报

  

六大疑问指向“砒霜门”

  12月4日,海口市工商局副局长王建禄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十天来,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3种饮料总砷含量超标的消息牵动人心。 “问题饮料”检测结果看似尘埃落定,但这一事件远未划上句号。截然相反的初检和复检结果、扑朔迷离的执法过程,挥不去公众对这一事件的诸多疑问:工商部门为何没有将初检结果告知企业方?其发布消费警示的行为是否越权?同为有资质的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结果为何截然相反?职能部门公信力受损,谁该对此负责?针对这些焦点问题,“新华视点”记者在海口独家专访了这一事件的几位核心当事人——海南省工商局局长黄成模、海口市工商局副局长王建禄和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

  疑问一:权威检测结论“打架”是否正常?

  记者:初检和复检结果截然相反,这样的现象正常吗?

  王建禄:我在工商部门工作了近30年,遇到这种情况是头一回,感觉不太正常,但这只能由检测部门解释了。我们只是履行市场监管职责,初检和复检都坚决服从检测机构的结论,并认可复检结论是最终结论。

  记者:对复检结果,你们企业满意吗?

  钟睒睒:我认为这个结果即使是正确的,也缺乏合法性。我们没签字,因为样品哪里来的不知道。我认为这次过关了,可能还会出现下一次的不过关。

  记者:你担心的是什么?

  钟睒睒:我担心的就是执法程序。

  记者:你如何评价截然相反的检测结果?

  钟睒睒:也许海口市工商局也是个受害者,这不是闹剧,是有人策划的,我认为是蓄意的。现在的检测缺乏完整的体系,所以要推动检测机构的立法。我再告诉你,更高一级的检测机构检测出来的第一份样品也是不合格的。

  (记者注:随后,记者想向负责初检和复检的两家检测机构核证相关情况的真实性,但相关人士电话始终关机或不接听。 )

  疑问二:产品抽检究竟有没有“黑幕”?

  记者:海口市工商局发布消费警示后,农夫山泉称“砒霜门”事件有人“幕后操纵”,质疑海口市工商局抽检是针对某个企业。你们的抽检是正常例行抽检还是根据举报?

  王建禄:这是一次正常例行检查,不是针对某个企业。今年初,国务院通知要求开展打击流通领域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 10月份,市局对海口市辖区内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地的饮料进行专项检查,我们在正规经营点随机抽取了包括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在内的海南省内外35家企业的50个产品,办好相关手续封存后,送至具有法定检测资质的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测。

  疑问三:初检结果未告知企业是一时疏忽还是故意为之?

  记者:按照有关规定,工商部门应当在收到检验结果五日内,将结果通知被抽检人,对于有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市工商局为什么没有将初检结果告知企业?是工作疏忽还是故意为之?是不是知法犯法?

  王建禄:我承认是工作疏忽,但不是故意违法,我们不敢对抗法律。以前我们做过这种抽查,很多生产厂家在内地,电话通知他们复检都不来,我们这次就只通知商家,没有通知厂家。11月23日,工作人员把检测结果报告交给我,我当时签发了要求相关工商分局、工商所和经营商对问题产品暂时下架、封存,等候处理的文件。

  黄成模:到底是工作疏忽还是故意为之,这也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无论涉及谁,都要查得清清楚楚。如果海口市工商局在公告前上报省局,省局会对程序进行把关;如果告知企业方和检测部门共同复检,事态就不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另据了解,农夫山泉方面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我们会全力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

  疑问四:发布消费警示:市工商局是否越权?

  记者:通报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3种饮料总砷含量超标是否属于重大食品安全问题?海口市工商局有无权力发布这样的消费警示?

  黄成模:农夫山泉和统一是拥有大量消费者的知名企业,产品如涉嫌总砷含量超标属于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就应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和有关程序办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海口市工商局显然没有公布这种消费警示的权力。

  记者:谁要求将产品下架的?消费警示到底是谁签发的?当时有没有意识到会给消费者和市场带来一定的恐慌?

  王建禄:我想是权威部门作出的检测结果,值得信赖,当时又快下班了,工作人员说有5个产品不合格,为防止事态进一步蔓延,工商部门就要将“问题产品”赶紧下架。我当时没有仔细看到底涉及哪些企业,这也是我的重要疏忽。消费警示不是我签发的,到底是谁签的,还得回去查。

  (记者注:4日下午3时45分,王建禄给记者匆忙来电,称有一个关键的事实要澄清,他表示上午在接受采访时记错了,回到局里查记录,才发现消费警示的文件是自己签发的。 )

  疑问五:“对消费者负责”是否就可违规复检?

  记者:复检结果出来后,农夫山泉却表示并不认同,认为复检程序再次违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建禄:说复检再次违规,我不太能理解。 11月27日上午,我亲自接待农夫山泉负责人,请他们来看送检的样品备份,我怕生产产品的班组不一样,所以坚持要用封存在保密室的初检样品备份复检,但农夫山泉负责人下午没有过来,并表示没有时间。我很着急,于是派了3个同志,赶当天晚上最后一个航班,将初检产品备份送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复检。

  黄成模:按规定,复检应由企业、工商部门和检测机构三方共同进行。但农夫山泉表示初检就没有经过他们,不同意用初检产品备份复检。

  疑问六:公信力受损 谁该对此负责?

  记者:通过“农夫山泉、统一”事件,消费者感觉有种被“绑架”的味道,到底该喝什么水,到现在还弄不明白,海南工商部门在这一事件中暴露了哪些问题?负有怎样的责任?

  王建禄:此次事件对执法部门的公信力肯定有影响。依法执政是我们的底线,市场监管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责,法律是把双刃剑,我们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同时必须依法办事,不作为或者乱作为都要承担责任。

  黄成模:海口市工商局执法程序确实有错。这几天我一直睡不着觉,总是在反思这一事件中到底暴露出哪些问题。最大的教训是一定要按程序执法。海南工商部门的执法队伍有3000多人,队伍中有个别人不依法行政,就会捅娄子,影响的是整个执法部门的公信力和形象。

  调查至此,记者发现,“农夫山泉、统一”事件暴露出来的一连串反常现象不能不让人产生疑惑,涉及的相关部门如何尽快给公众一个更令人信服的解释,消除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