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巴马望进“临门一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13:43  新闻晚报

  

奥巴马望进“临门一脚”

  

奥巴马望进“临门一脚”

  大会还未召开,民众提前进入环保热潮之中

  

奥巴马望进“临门一脚”

  

奥巴马望进“临门一脚”

  

奥巴马望进“临门一脚”

  一位环保人士头戴假花帽,抗议全球变暖

  □晚报记者 王兴栋

  美国白宫4日宣布,总统奥巴马将于12月18日参加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最后一天的议程,而不是下周就前往参会。

  白宫发言人吉布斯说,在与各国领导人会谈,并得知最近的相关进展后,奥巴马决定推迟参会时间。 “总统认为美国的领导力能在12月18日他参加会议时发挥最大效用,而不是12月9日”。

  白宫方面表示,奥巴马决定改变行程是因为他相信,在经过多日讨论后,会议应达成了相当的共识。他最后出席,可以发挥“临门一脚”的领导角色。不过,美国代表将参与全部议程。

  声明说,美国总统奥巴马本周分别与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以及英国首相布朗就当前气候变化谈判现状进行了讨论,形成如下共识:发达国家每年应拿出100亿美元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以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这应该是各方届时在哥本哈根所达成协议中的“核心要素”。声明表示,美国愿意承担上述资金中的“合理份额”。

  此前,白宫宣布奥巴马将提前于9日赴哥本哈根,提出美国的减碳计划。但因中国和印度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近日先后提出减碳目标,奥巴马感受到中印共同解决地球危机的诚意,因此决定改变行程。白宫周五发表声明指,美国对中国和印度首度宣布设定减碳目标,使得峰会有可能达成一个有意义的协定感到鼓舞。

  因此,根据最新的行程表,奥巴马将在12月9日晚上启程,前往挪威首都奥斯陆,出席10日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随后在11日返回华盛顿。18日再前往哥本哈根,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将从12月7日开始,一直到18日闭幕,主要是讨论新的全球减排协议。此前有报道称,目前超过75个国家的领导人已确定将亲自赴会,但其中大多数人打算在会议最后3天抵达丹麦。

  新闻链接

  三大阵营开始“角力”

  □据新华社电

  哥本哈根大会即将召开,而当前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分成三股力量——欧盟、伞形集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中国)。

  欧盟将自己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在节能减排立法、政策、行动和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欧盟强调美国应承担减排责任。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制定通过,与欧盟的积极推动有密切关系。但金融危机暴发后,欧盟的谈判态度走向消极,在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上,欧盟尤其缺乏诚意。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伞形集团国家的立场类似,中期减排目标低,且以一些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为前提条件。其中,最不积极的美国在奥巴马上台后态度有所转变,气候变化成为奥巴马政府首要政策重点之一,其清洁能源技术最近几年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过,美国迄今拒绝接受《京都议定书》。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出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不过同样把主要排放国家参与减排作为前提条件,且迄今未阐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来自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77国集团主席国苏丹的代表11月底在北京发表声明,宣布与会各方就谈判中有关重大问题形成一致看法,坚持《京都议定书》应继续有效,要求发达国家承担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此外,哥本哈根会议成果应涵盖长期合作共同愿景、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转让等内容,并应考虑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特殊需求。

  专家认为,气候变化谈判涉及全球各国,利益冲突错综复杂,一些矛盾根深蒂固。然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等基本原则要在谈判中坚持不动摇,要坚持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同举并重。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