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福利院里,欢声笑语广东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14:02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本报特派记者 孙朝方

  图/本报特派记者邓勃

  “姐妹花”

  鄢大爷

  96岁的陶婆婆颤巍巍地站起来,好奇地盯着记者手里的相机,猛地冒出一句:“广东干部好!”其实,老人并不知道广东在哪,她一生走过的最遥远的路,就是从龙溪乡的家到现在的“家”。

  这是茶马古道上一个叫绵虒的小镇,依山傍水,散落在绵延的谷地上。地震后,汶川县社会福利救助中心就建在镇上。

  寒冷的上午,陶婆婆与陈婆婆坐在屋里烤火,墙上的液晶电视,正播放着歌舞,她们来自同一个村子,是福利院形影不离的“姐妹花”。阳光好的时候,一起牵手到大院散步。“吃饭时,还相互给对方夹菜”,陪伴老人的广州社工周小燕说,婆婆们就跟孩子似的,好奇又可爱。

  摄影师邓勃站在院子里,给一位老人拍照。大院里楼台亭榭,小桥流水,闲逛的老人发现有人照相,好奇地围拢来,也不吱声,一个接一个,很自觉地排成队要求拍照。不少老人,未见过相机,对瞬间能把人装进一个盒子里的事,感觉神奇而喜欢。

  前几天,院里的社工给老人们拍照,做了个图片展,来参观老人挤满了走廊。大家很开心,70岁的孙大爷,却很恼火。因为他找了半天,没发现自己的“靓照”。“为啥人人有,我没有?”孙大爷跑去质问,周小燕赶紧哄劝:明天就补上。老人才高兴地走了。

  鄢大爷

  大院的一张石椅上,79岁的鄢大爷一边在暖阳下闭目养神,一边给我讲述他的传奇人生。

  鄢大爷说,他14岁的时候便跟着闹学潮,16岁参加地下组织,18岁入读四川大学读中文和历史。后来,因为和组织失去联系,他回到老家,准备成家。

  没想到,他连续谈了四次恋爱,每次都以悲惨的结局告终。谈第一个女孩子,见面后双方满意,订婚,但不到一个月,女孩子死了。隔不久,又有人介绍一个给他,双方见面后很满意,再次订婚,这次,他和女孩子相处的时间长些,超过两个月,但这个女孩子也是得无名疾病死了。后来,又陆续有人给他介绍了两个对象,但是后来的两个女孩子都是订婚一个或两个月后,莫名地死去。

  鄢大爷曾北上甘肃某机械厂“耍笔杆子”,下海做过生意,据说赚了十几万元后,回了老家。

  去年4月底,他住进汶川县福利院刚刚13天,就地震了,鄢大爷和二十几个老人住进七盘沟的板房,住了一年。

  不久,听说广东援建汶川,他以为只是在原地把房子建起来,住进来才发现“好高级”,上楼有电梯,楼道都有扶手,室内都有呼救系统,床每张造价三四千块。

  鄢大爷一辈子没结婚,年轻时后悔过,如今老了,倒觉得很好,“在这里,生活过得很巴适(很舒服)”。

  锅庄舞

  晌午的时候,十几个老人聚到小广场上,边唱边跳起了锅庄舞。

  福利院的108位老人,不少能歌善舞的高手。我们刚到时,正赶上20多位老人在唱《工人阶级硬骨头》,年轻社工王武丽第一次听这歌,很好学地在小本子上记歌词。我问陶婆婆,会不会唱《东方红》,她瞅瞅我,布满沟壑的脸上,有点不屑,说:“那是年轻人唱的。”

  据说,震前汶川有355个三孤人员,震后增加到454人,其中有82个孤儿,都要安置进福利院。当地官员说,广东的援建很及时。垫资建设汶川福利院的,是广东省珠海市,为了把福利院建好,该市援建工作组组长陈仁福四处取经,他觉得,现在的汶川福利院是全四川最好的。

  福利院后面,有块菜园地,这几天天气暖和的时候,几位老人常常逛过来,踢哒着碎石闲聊:“来春,就能吃上自己种的菜了。”

  广东援建了汶川县社会福利救助中心。上楼有电梯,楼道都有扶手,室内都有呼救系统,床每张造价三四千块,至今还有广东来的年轻人陪伴。老人们说:“真是好高级!”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