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办学校能否多收农民工子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14:04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讯记者陈学敏、实习生唐元报道:我国进城农民工数量已超2亿,相应地,跟随父母离开家乡的孩子达1400多万,还有5800多万“留守儿童”。前天,“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及财政保障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专家们忧心:城市农民工子女上学谁来“护航”?

  据统计,截至2007年,我国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小学就读的比例是77%。但在广州,47万“流动儿童”中,入读公办学校的只有19万。

  不少民办学校的师资和管理,与公办学校存在较大差距,还要收取一定的费用。那么,能不能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入读公校呢?北京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教授杨东平表示,由于政府在2009年初叫停了公办学校对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收取借读费,因此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的积极性大大下降,这一点在北京市尤为明显。广雅中学书记叶丽琳指出:“作为政府,面对增长速度日益加快的流动儿童,受到土地、财政压力等因素影响,也无力在短时间内兴建更多的公办学校容纳民工子女。”

  会上,有学者指出:“目前温州已经开办了一些公有民办学校,由于其非盈利的优势,不失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新路……”

  “除了这些当前看得到的,我们还应考虑到长远的目标。”上海市教委基教处焦小峰指出,长远目标就是消除户籍问题的壁垒。“从教育机会均等角度来说,无论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都应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但是依托户籍制度产生的教育制度,导致了均等的割裂。”焦小峰认为,要不断推进无差别的教育制度。

  若公办学校“敞开大门”,会否导致农民工子女大量涌入,形成“洼地效应”?在哈尔滨就有这样的情况。对此,焦小峰认为:“吸引民工的首要原因还是就业,子女上学等福利问题应该不会成为‘洼地效应’的主要因素。”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