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霉稻谷竟然“顺利”入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14:56  新民晚报

  

发霉稻谷竟然“顺利”入库

  好稻谷与发霉稻谷颜色上有明显差异左妍

  这原本是笔不错的生意——把袋装的稻谷运送到粮库,短短2公里,很轻松就赚钱,做货运生意的王林(化名)却干不下去了。“这样霉烂的稻谷,运到粮库去储备,我良心不安的!”他给本报打来电话:“我宁肯白拉,也要说出来。”

  接报后一周来,记者先后数次深入松江,每次守候数小时,逐渐揭开霉烂稻谷流入国家储备粮库的情形。

  霉烂稻谷遍地晒

  发黑发红的谷粒平铺在地,绵延约300米长,一股浓重的霉味远远就能闻到……这是11月30日下午,记者根据王林的描述,在松江区小昆山镇文俊路北侧车道看到的一幕。王林曾经运到粮库的霉烂稻谷晒在广富林路上,文俊路则近在咫尺。东西走向的文俊路四车道,长约一公里。黄澄澄的稻谷平铺在路的北侧,中间长约300米的路段,则是一大片黑红色的,和路两头颜色有差异。拾起一把细看,谷粒已经起毛,有的发芽。

  12月2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同一路段。此时,黄黑色的稻谷已经混杂一处。随同前来的王林告诉记者,当天上午,小工已经将好稻与霉变的稻谷混合在一起,目的就是把好坏掺在一起,根据他的判断“应该很快就要运进库内了。”

  霉烂稻谷进粮库

  王林送稻谷,是在11月30日上午,那批稻谷总共约10吨,三分之二都发霉了,潮湿结块,颜色发黑,散发着潮气。“我仔细一看,芽儿都长了一厘米长了。”出乎他意料,就是这样的稻谷,也顺利地被送入了粮库。

  前天下午,记者终于目睹了相似的一幕:14时,文俊路上停着一辆载重约5吨的皖牌货车,数十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堆在车上。15时20分,装载完毕,货车启动。记者驱车一路尾随,直至这辆货车驶进横山粮库。下午4时,记者回到文俊路,现场一名被小工称为“老板”的瘦高个告诉记者,路上所有稻谷都将在两天内运进粮库。当记者问及霉变粮食情况时,瘦高个警觉地不再多说。一对路过的安徽夫妇轻声告诉记者,整条路上的粮食都将流向粮库,“当中那批粮食不好,但他们都有办法运进去的。”

  收进以后怎么办

  横山粮库属新桥粮油公司,既是商品粮库,也为国家征收储备粮。每年11月和12月,正是粮库最繁忙时候。目睹霉烂稻谷运进粮库后,记者找到粮库负责人。他承认,收粮时的确经常有霉变稻谷运进粮库,但坚决否认收购霉变粮食情况,同时辩称,由于人手和精力有限,不排除有霉变稻谷混杂在好稻中没有被检查出来的情况。他表示新桥粮油公司每年都会因此承担很大损失,但当记者追问具体损失数字时,他却又闪烁其词称损失不大,并称“这是没办法的事,主要看老百姓的良心。”

  在粮库烘房前,一名刚通过“验收”的农民悄悄告诉记者,“小贩会把好的坏的粮食混在一起,袋子里装的粮食都经过混合,当中差,周围好。”他告诉记者,曾看到粮库收进发霉的粮食,再细问下去,他神秘地摆摆手,不肯多说,“反正这些稻谷根本不能吃的。”

  见习记者左妍本报记者吴强通讯员杨笛

  【记者手记】

  霉烂稻谷光天化日、明目张胆晒在马路上,良心未泯者宁愿拿不到报酬也要举报。难道专业的粮库管理人员对此就一无所知么?入库的霉烂稻谷浪费国家收购费用,还可能“搭烂”好稻谷。整个采访过程都指向这样的疑问:霉烂稻谷“顺利”入库,究竟是检测手段不过关所致,还是缺乏责任心?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