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换位思考”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0:10  红网

  日前,某网友发表消息说:“韶关有个黄景祥吧,写了很多评论,都是反向思维的。我上网查了查,哇,好多啊,各地报纸都有。很多也是来源于生活积累,而且是各地开花。”

  首先,我由衷地感谢该网友对我的热情关注。其实,我不是韶关人,只是在《韶关日报》发表了一些文章。网友所说的“反向思维”,就是我搞创作的“换位思考”法。不妨举例说吧:

  笔者近日浏览几个流传甚广的掌故,用“换位思考”法解读,果然发现儿时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完全相反。于是,趁“幽默杂文大赛”之机,斗胆说上几句,就是派不上用场,我也会心安理得的。

  ——马谡的优点。《三国演义》中,街亭失守以后,孔明为严明军纪,挥泪斩马谡,为后人传颂。然而,我却认为,不斩马谡也未尝不可。因为马谡有很多优点:他战前挺身“愿往”,战中奋力杀敌,战败既不投降,又不逃跑,也不“走后门”找孔明说情,而是堂堂正正受刑,足见马谡留给后代人的不只是“骄者必败”的深刻教训,亦有“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的高尚情操。如果孔明刀下留情不斩马谡,而又真心实意地帮助马谡吸取教训,让他将功补过,那么孔明的“智者”风度也能为后人传颂。况且“胜败乃兵家常事”,既然孔明执意斩马谡,那么他自己也应引咎辞职。

  ——宣王的失误。提起“滥竽充数”,笔者除想起了南郭先生之外,还想起了齐宣王和他的儿子泯王。南郭先生能够滥竽充数,齐宣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至少有三条值得自省:一是选人不严,没有对南郭进行必要的考核;二是不学无术,虽爱听吹竽,却连南郭吹的走调音也听不出来;三是作风马虎,对南郭装模作样的动作竟毫无觉察,让南郭钻了空子。齐宣王死后,其儿泯王继位,马上改革乐队,实行独奏,确立了“岗位责任制”。南郭见势不妙,便溜之大吉了。也许南郭先生从此改邪规正,拜师学艺去了。

  ——东施的美丽。人们常用“东施效颦”来讽刺那些盲目效仿者的愚蠢。可笔者仔细一想,便觉此说失之偏颇,得为东施讨还公道。首先,东施姑娘的自知之明,就难能可贵。她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不如西施美。《老子》中有句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自知”自己的不足,才有可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倘若连自己的不足都不敢于承认,还谈得上什么弥补不足呢?其次,东施姑娘虚心好学也令人肃然起敬。东施姑娘承认自己的不足,而且承认西施长得美,并努力向西施学习。承认别人的长处,是向别人学习的前提。在这方面,东施姑娘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东施效颦”最终失败,原因是她不善于学习,一味模仿,结果适得其反。我们切不可抓住这一点全盘否定东施姑娘。

  行文至此,本该结束。然而,笔者想起一个古老的故事,是为佐证。故事说,旧时有两个人坐在河边一座菩萨庙里等渡船,坐在前面的说菩萨是铜的,坐在后面的说菩萨是铁的。两人正在争论,从旁边来了第三者,他说你们都只看见菩萨的一面,这菩萨前面是铜的,后面是铁的。第三者相信自己作了全面的回答,可是不料又来了第四者。第四者捋着胡须笑着说:“这菩萨前面是铜的,后面是铁的,但是里面却是木头的。这是我亲自制作的,我最清楚。”这个故事说明,了解一项事物,切忌主观片面,只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了解过透,才会有真正的发言权。

稿源:红网 作者:黄景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