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宝华山让爱传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2:32  扬子晚报

  第一次登宝华山,我十五岁。那年我刚初中毕业,南京的夏天闷热异常,母亲硬拉着我顶着烈日去登宝华山。

  倒了四趟车才到了山脚下,未作停留,母亲便拉着我径直走上了上山的路。山路不算陡峭,也不崎岖,但毕竟母亲已经四十多岁,没多久就开始喘开了粗气。山间景色很美,母亲却也无心观赏,然而我们并未登上山顶,而是去了隆昌寺。我很不解,虽然我知道母亲信佛,却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跑到这么远的山上来拜佛,我想问,可母亲的目光严肃而坚定,让我不知怎么开口。在寺庙里,母亲很虔诚地焚香、叩首、许愿、作揖,我在一旁傻傻的看着,之后也跟着母亲学着做了。

  从隆昌寺出来,我们直接下山了。下山的路上,母亲明显比上山的时候轻松了许多,也有心情偶尔欣赏一下山间的景致。我问出了憋在心里的问题:干嘛非要跑这么远到隆昌寺拜佛呢?母亲停住了下山的脚步,摸着我的头,笑着说道,在佛教中,韦驮菩萨是掌管出门在外的人的,保佑他们出入平安。传说隆昌寺的韦驮菩萨特别灵验,被称为‘活’韦驮。你父亲跑运输,天天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得有三百天在路上跑。有人烧香拜佛是为了乞求富贵,有人是为了驱灾避祸,咱们只是为了保佑你父亲出入平安,保佑咱们一家平安啊。母亲的话,让我心中一震,我明白了母亲的爱,对父亲的爱,对我的爱,对家的爱。

  时隔四年,我再一次登上宝华山,和我一起的,是我的大学同学,一个漂亮而文静的女孩。

  她不是南京人,在南京上大学,所以对南京的风景特别向往。她让我带她去看秦淮河最美的风景,于是,我带她去了宝华山。一路上她不住地问我为什么去宝华山,我卖关子地说到了山顶就知道了。

  我们一鼓作气登上山顶,环顾四周:地势开阔,林茂竹修;极目南望:青山欲滴,山花烂漫。“秦淮之源”四个字跃然眼前,我告诉她,宝华山是秦淮河的源头,这里才是秦淮河最美的地方。她欢呼着,雀跃着。在秦淮河的源头,我们也迎来了爱情的开始。多年之后,她告诉我,饮水思源的人懂得感恩,追根溯源的人坚定执着,所以,当她看到“秦淮之源”这四个字的时候,坚信我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现如今,父母早已退休在家,颐养天年;当年的女同学也已成为了我的妻;而我也有了孩子。偶有闲暇,一家五口也会驱车前往宝华山,一起感受山的气息。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希望孩子能够多一些山的沉稳,而父母能够长寿。

  看着在山路上蹒跚学步的孩子,不知道宝华山会给他留下怎样的回忆,而他又会有怎样的感悟。朱 磊

  为了给游者提供一个分享心绪的平台,同时为多角度展现宝华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及旅游特色,句容旅游局、宝华山景区联合扬子晚报推出“情系宝华”征文活动,即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游者可将来稿邮寄至南京市管家桥65号扬子晚报旅游工作室 邮编:210005,或者发邮件到meetyou82@163.com。来稿一经刊登,即支付稿酬300元/篇(主办单位有权转载使用,不再支付稿酬)。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