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心理医生李子勋:应让孩子经历8件事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2:55  汉网-武汉晚报

  

心理医生李子勋:应让孩子经历8件事情

  “8件应该让孩子经历的事情:独处、受到挫败并学会自我安慰、友情与分享、养育动物或植物、犯错并为之负责、为父母做一件事、一个爱好(音乐、绘画、模型、棋琴)、一项体育活动。”5日,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学科临床主任医师、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师李子勋作客“名家论坛”,解析“青少年心理与成长”时,提出自己独特主张。

  李子勋是央视《实话实说》等栏目特邀嘉宾,长期研究青少年行为与人格发展,家庭亲子关系与婚姻关系,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各类神经症和心身疾病的咨询与治疗。他认为,应该让孩子分享六个人生的核心观念:孤独、生命价值、存在的感知、友情、死亡、自我感。“每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是个别的,也是家庭的产物,要在自己家族文化里去寻找探索男孩女孩的成长方式,他们是怎么长大、在什么年龄阶段会出现什么问题,父母一般可以预见到自己孩子成长过程。父母主观上不要在外部书籍和专家学者嘴里去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只能做借鉴。”演讲完后,李子勋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给离异家庭孩子心理难题支招

  当观众询问如何解决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理难题,比如说低年级的孩子总爱趴在铁栏杆往外面看妈妈;6年级女孩子寄养在婶婶家,在公众场合非主流表现、与众不同,并与教师对抗,这些症结在哪?李子勋支招,老师是大人,干嘛要跟孩子较劲呢!她爱讲什么爱做什么让她去,我们要格外关照她宽容她,大家不要计较她有些时候违反了校纪班规,不要和她对抗,不要和她过不去。慢慢地等她认识到自己错了后,她肯定就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李子勋称,低年级的孩子需要一个妈妈,孩子来学校最初的心理是依恋投注,他是来学校找妈妈的,希望老师像妈妈,但可惜老师都不是妈妈,所以他只能趴在铁栏杆往外面看。李子勋建议几个像妈妈的温柔教师,一下课就要抢着和这个孩子玩,并带这个孩子回家吃顿饭,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形成每个老师很重视他,在老师那里补偿了对母亲的需要,他就会慢慢地感受到学校的快乐,并愿意在学校呆下去。

  记者 袁毅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