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城区大线路不宜“伤筋动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3:05  汉网-武汉晚报

  本报讯(记者 胡蝶)就武汉公交未来三年的大调整方案(见本报11月27日3版),交通专家呼吁,老城区成熟线路不宜大动;在多中心多组团的武汉,合理的公交布局应该是快线、普线、支线互为补充,形成层次。

  我市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建设部城市公共交通专家组专家胡润州,昨日致电本报建议:路程过长的公交线路想缩短,要视需求量的大小而定,一些老城区客流量大的线路,如608、715等,无数市民早已经坐习惯了,不宜大变,否则会引起乘客不满。

  他说,武汉是一个多中心多组团的特大城市,公交应该有骨干快线、大站快车线,甚至直达线,用来快捷地连通各个中心、组团;各中心、组团内部,再设12公里左右的普线,连接行政、商业集散点;各个大型居住小区之间再设支线,方便人们往来。

  轨道交通建成后,公交就要减少与之平行的线路吗?胡润州不赞同:地铁多停靠大站,费用较高,市民要去的许多地方,仍得依靠一公里一个站点、相对便宜的常规公交,“该有的减不得。”胡润州说,“可以把轨道交通当作骨干快线,公交配合布局普线和支线,好好衔接。”

  “枢纽站点也最好开辟在人群集中居住、工作或娱乐的地方,而不是城市过道处;公交调整切忌增加市民出行的时间和费用成本。当市民觉得公交实在方便、首选公交出行的时候,道路拥堵也许会找到出路,摩的、麻木也会自动失去市场。”胡润州表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