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最长过山隧道肚里架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3:10  南方都市报

  山峦连绵起伏,高耸入云,眼前的大瑶山隧道既像雄关,又似禁区。突然,一条“白龙”从山腹中穿越而出,迅疾地游走在大瑶山群山间。“这是武广铁路在调试列车,现在的时速估计在280公里左右,每天大概调试20次。”乐昌市武广客运专线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谢维石告诉记者,眼前所看到的火车穿越的隧道,是大瑶山一号隧道,全长10.081公里,开挖断面为150平方米,是整个武广客运专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也是我国设计时速350公里以上铁路客运专线最长的山岭双线隧道。

  武广铁路在大瑶山共三个隧道,另外两个分别长6公里、8公里。

  打桩锤一锤砸进溶洞不知所终

  大瑶山位于湘粤交界之处,素有“南岭险关”之称,是南北交通咽喉。107国道和京珠高速,都曾望山兴叹,绕道而去。上世纪初国民政府修建粤汉铁路时,在韶关走了个20来公里的半圆以绕开大瑶山,80年代中期修建的衡(阳)广(州)复线修建了全长14.295公里的大瑶山隧道,至今仍是我国已通车的最长电气化铁路双线隧道。大瑶山隧道每天平均有160多列火车通过,运行密度大,因此,它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京广铁路大动脉的畅通。

  据韶关市发改局局长、铁路建设协调办公室主任李维员介绍,武广铁路大瑶山一号隧道长度虽然比京广铁路大瑶山隧道要短,但由于是高速铁路,建设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难题:一是工期紧,必须在三年内贯通;二是开挖断面大,达150平方米,比京广铁路大瑶山隧道多出50平方米,大跨软弱围岩隧道开挖,安全风险大幅提高;三是该段属于喀斯特地貌,溶洞多,地质异常复杂,石头不够坚硬,穿越的破碎带占隧道总长的23.8%,高地应力区段占隧道总长的22.4%,隧道还穿越1366米高压强富水岩溶发育区,甚至在隧道内还要修建桥梁;四是质量要求高,成品要求质量“零缺陷”,不能有任何渗漏水现象,结构耐久性要求达到100年。

  “武广铁路在韶关境内近120公里,有100多公里为隧道、桥梁,加上地质条件是石灰岩,施工难度极大。”谢维石说,铁路桥打一个桩,都要一两年,曾经有一次两吨多重的铁锤打下去,下面恰好是溶洞,钢丝断了,铁锤也不知所终,连灌了2000多立方米水泥的“铁笼子”也不见了。还有一次在打桩时有地下水涌出,水里居然有“溶洞鱼”,这种鱼由于常年生活在溶洞里,以至全身透明,没有眼睛,被誉为鱼类的“活化石”。

  旅客或难承受这么大“风炮”声

  大瑶山隧道分一号、二号、三号,列车是刚出隧道就上桥梁,紧接着又进入隧道。列车在隧道内行驶,相当于一个活塞,首先面临的就是空气压力的问题。要知道,武广客运专线列车运行时速会在300公里左右,如果万一有列车在隧道内停开恰好有列车驶入,或者两列列车恰好在隧道内错车,相当于一个时速600公里的活塞在运动,这对隧道结构是个巨大考验。

  据谢维石介绍,列车在调试时逐渐提高速度,隧道内气压也随之增大,有一次调试时速达到了383公里,当时隧道里产生了强大的空气压力,发出强烈的类似于“风炮”的声响。虽然这对乘客的安全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可能会有旅客难以承受这么大的声音,所以施工方在隧道里开了一个通风口,以减轻空气的压力。

  谢维石表示,一般每5公里长的隧道都要开一个通风口,由于一号隧道太长了,超过了10公里,最近施工方也打算再多开一个通风口。通风口除了可以减轻空气压力,还可以在隧道发生意外时方便乘客逃生。

  “十隧九漏”是工程界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如此长的隧道怎样防止渗漏水呢?谢维石解释说,隧道刚贯通的时候确实有过工作面渗漏水的情况,但在经过防水工程处理后已看不到水渗漏了。

  在3年中,中铁隧道集团先后克服了大瑶山一号隧道施工中遇到的40多次涌水涌泥困难,避免了8次严重的灾害性突水突泥事故,顺利通过了13条大断层和高压强富水、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