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片扎堆贺岁 国产电影较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5:05  大河网-河南日报

  贺岁档汹涌来袭——从今年11月排至明年春节,中国贺岁档期有十余部大片一哄而上,预计票房达20亿元。无疑,贺岁档大片多为中国电影的“翘楚”,但“扎堆”必然爆发难以想像的暗战和内耗。

  透过2009贺岁档,可以看出中国电影产业还远未形成良性的档期规划与信息通报机制。

  早在10月份,多部国产大片连续上映:《麦田》《狼灾记》《恋爱前规则》《窈窕绅士》《倔强的萝卜》……

  现在看来,10月档期更像是为随后的贺岁档吹响集结号。进入11月,规模空前、气势汹涌的贺岁档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更早启幕——杨树鹏的《我的唐朝兄弟》、庄新宇的《隋朝来客》、马楚成的《花木兰》、王岳伦的《熊猫大侠》、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陈可辛的《十月围城》、朱延平的《刺陵》、袁和平的《苏乞儿》、李仁港的《锦衣卫》、宁浩的《无人区》、胡玫的《孔子》、王晶的《未来警察》、成龙的《大兵小将》、姜文的《让子弹飞》……10余部贺岁大片将一直延续到明年春节前后。

  来自业内的估算是,从11月开始,每天平均至少两部大片打擂,其竞争之惨烈前所未有。

  来自北京新影联院线的估算是,今年的贺岁档(加上进口大片)可能会创造史无前例的20亿元票房,也将把中国电影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大片时代。张艺谋、成龙、陈可辛等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大腕”均奉上了作品,联系10月以来多部国产大片以及更早些的《南京!南京!》《风声》《建国大业》等,中国电影产业似乎从未如此繁荣。按照昆明新建设影院业务经理龚云波的说法:“市场末端的电影院们处于少有的亢奋状态!”

  “好是好了,但有好几部电影已经在调整档期,以避开张艺谋、陈可辛、朱延平、成龙。”龚云波认为,贺岁档的大繁荣无疑给观众和电影界注入了信心,这说明中国电影已经走出低谷,真正开始向新的电影产业化阶段迈进。但是,目前国内的电影档期安排确有不合理之处,很多发行公司的发片策略、对于档期的打造和判断“出了点问题”。龚云波说,“扎堆”必然导致排期的缩减、观众的分流,要想获得高票房就很难。多部大片也可能面临这样的险境:无法收回成本。

  昆明远传电影营销机构负责人邓景泽认为,档期选择是投资方、院线方、发行方综合博弈的结果,其根本是中国电影投资渠道多元化之后,资本对利益最大化的追逐使然。“我投那么多钱,当然希望上最好的档期、挣最多的钱。美国的圣诞档期一定是好片扎堆,但中国还远未形成美国那样合理、均衡的档期机制,这就会带来资源的严重内耗与浪费,是对电影产业的一种深深伤害。”(据新华社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