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整结构展新貌 西宁攻坚克难保增长系列报道之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06:33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截至10月份,西宁市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75.16亿元,同比增长11.81%,产销率达到98.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5.57亿元,同比增长11.29%,产销率达到98.71%,比去年同期高出0.85个百分点———在严峻的金融危机背景中,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工业增加值不但没有停滞和下滑,反而持续回升,使西宁市的经济增长排在了全国省会城市先进行列。

  这应该说是得益于西宁市把保增长和调结构结合起来,在应对危机中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一度不够景气的轻工业在逆境中异军突起,高原特色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产值同比增长了24.34%,中藏药、藏毯等生产企业的产值也同比增长了28.34%。

  据介绍,西宁市轻工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连年举办的节会和对青海旅游资源的大力宣传,也是实行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政策的结果。的确,近年来声名远播的环湖赛、国际藏毯节、国际清真食品节等节会活动,为地方特色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氛围和环境。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说,资源优势的宣传加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即便是再多变的市场环境,好产品依然有强大的竞争力。

  高原特色的轻工业发展势头强劲,而在西宁市的“一区四园”,各重点企业的生产形势逐步看好。大船能够抵御风浪,规模化的生产企业常常能够遇险不慌、化解危机。为确保开发区经济稳步增长,开发区的4个园区的101个续建、新建重点工业项目没有停工,其中不乏大型工业项目。千吨级多晶硅、65万吨绿色循环铝基合金、25万吨水电铝型材等一批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已建成投产,年内还有百万吨复合肥一期项目、5万吨铝型材二期项目、年产600万平方米化成箔项目、1万吨电解铜箔项目等相继建成投产。这些项目不仅规模大、生产成本低,其技术含量也在国内当属领先,即便遇到市场波动、价格走低,这些企业依然产销两旺。

  没有梧桐树,哪有凤凰来。为保障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西宁市修编完善了各工业园区规划,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努力拓展后续发展空间。截至目前,各园区基础设施及其他建设项目开复工34项,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3亿元,使全市的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今年“青洽会”上,开发区与国内众多企业签订了总额达90亿元的项目投资合同,涉及铝板带箔、电子信息材料、风力发电、锂离子阳极材料等项目。目前园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41.8亿元,同比增长66%。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为企业雪中送炭,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推动银行加大对园区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对重点企业贷款贴息的支持。截至10月底,4个园区共新增银行贷款46.5亿元,为27户中小企业37笔贷款提供了信用担保10.49亿元,累计担保总额29.16亿元。 预计开发区全年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3.5亿元,增长36%;工业增加值110.1亿元,同比增长42%。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落后生产力是“危”,对先进生产力则是“机”;对传统发展模式是“危”,对科学发展模式是“机”。按照产业链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先后建成了1万吨锌粉、10吨铟的回收利用项目,做到了铅、锌废渣全部综合回收利用;餐厨垃圾资源再生项目、2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马铃薯淀粉废水综合利用项目被列入国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备选项目。各园区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开发区及各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了涉及再生能源、水污染防治及水资源化、固体废物资源化、清洁生产等方面27个循环经济项目。

  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合力推动下,西宁市的企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这座高原城市的经济结构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或许就是虽处危机之年,而西宁市工业仍然实现增长的深层原因吧。 (作者:湘 君)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藏毯 板带 贷款 一批 引资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